返回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6章 大快人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翌日。 朝阳初升,霞光万丈。 京城百姓像往常一样开始新生活。 突然,前门大街传来震耳发聩的脚步声。 祖大弼率领两万虎贲军,沿着正门大街浩浩荡荡出城,长途跋涉赶赴河北拉练。 顷刻,热闹非凡的前门大街气氛肃然,街道行人纷纷避让,私下窃窃私语。 街上百姓疑惑时,贺人龙,朱大典率领两万武卫军,四卫军,气势汹汹穿过正门大街,浩浩荡荡奔赴山东拉练。 以前,京营兵勇吃空饷,盗军备,老弱病残居多。 京城何尝遇到这般装备精良,气势冲天的青壮。 数万青壮整齐列队,纵然清一色新军,纵然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但规模庞大的精壮披甲戴盔,手持兵戈出现,仍然给沿途百姓造成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 近日,皇帝整顿京营,内外廷,朝廷气象生机勃勃。 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变化。 三支新军陆续出现在京郊,京郊乡绅,地主亦心生震撼。 与寻常百姓不同,地主乡绅在朝廷耳目众多。 早前北直隶好几名县令师爷下狱,京城传出消息说皇帝欲整顿北直隶。 最近皇帝巡查回京,新军奔赴出城,很容易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一时间,沿途有头有脸的官绅争相打探朝廷派军出京地目的。 各方观望中,北直隶官吏揣测朱由校深意时,锦衣卫出动上千好手,率先奔赴北直隶各县抓人。 无它。 通政司整理铜匦收集的百姓举报信。 东厂番子,锦衣卫依照信件私下顺藤摸瓜私下悄悄收集证据。 审计局,反贪局审核北直隶天启年间的赋税,成功找到北直隶官吏贪污的蛛丝马迹。 连同朱由校授意魏忠贤安排北直隶任职的阉党,悄悄撰写秘折检举上峰,下属。 朝廷没有对北直隶官吏举刀,然而,朱由校牢牢掌握北直隶各府官吏徇私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百姓的证据。 北直隶犯法的官吏,士绅,商贾,早已沦为待宰羔羊。 这批官吏,既有知府,知州,通判,同知,也有知县,县令,县丞,县尉等。 官职不一,职权不一,涉案者多,证据确凿。 是故,北直隶涉事官吏尚未回神时,锦衣卫迅电流光般将其抓捕。 临近下午,锦衣卫已经押送北直隶部分州县官吏回京。 囚车鱼贯而入,招摇过市,丝毫不隐瞒行踪,沿途百姓瞧见囚车内的贪官污吏纷纷拍手称赞,叫好。 这群贪官污吏祸害百姓已久,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艰难求生,而有些官吏更枉为父母官,贪赃无法,中饱私囊,无视百姓死活。 吸髓啃骨贪官下狱,简直大快人心。 与百姓拍手称快不同,京城部分官吏瞧着囚车内的昔日同僚,吓的好似惊弓之鸟,坐卧不宁,寝食难安,仿佛回到洪武时代。 以前,皇宫内的皇帝昏聩却仁慈,今皇帝精明更嗜杀,对贪官污吏,恶绅恶霸,不法商贾充满恶意。 两月前去菜市口观斩,行刑台血流成河的景象成为百官挥之不去的噩梦。 北直隶官吏被羁押回京,部分京官生怕彻查不幸牵扯到自己。 京官越担心,情况越糟糕。 后半日,锦衣卫羁押囚犯回京的车队络绎不绝,犯罪者越多,京官越安静。 一时间,京城诸多官吏私下互相拜访,争相打探出朱由校圣意。 然而,朱由校做事滴水不漏,百官除孙承宗,徐光启,李国普,崔呈秀等少数知情者,其他官吏均为捕风捉影。 越神秘,百官越惊慌。 朱由校得知京城部分官吏举动,轻轻一笑而归,好戏还在后头呢。 八省巡抚陆续出京赴任。 朱由校趁着空闲,接见从西北远赴京城的肃王,从江南远赴京城的陈子龙,宋应星。 肃王赴京,感恩戴德。 大明两百余年,肃藩禄米千石,始终位于宗藩末流。 孰料,皇帝破例提高肃藩禄米,恢复甘肃三卫,派将领协助他练兵。 亲眼目睹朝廷整顿秦藩,在宗藩胆战心惊时,朝廷非但没有处罚处于边塞他,还对他委以重任,着实让肃王热泪盈眶。 对于肃王,朱由校要求挺单纯,练兵,养马,稳住西北,借助陕西商帮力量,在西北开设互市,强化同西北部落贸易。 以贸易收入养兵,争取在西北练出支精兵。 目前,朝廷政治重心在吏治,经济重心在税改,在减轻百姓负担,军事重心在辽东,在西南。 他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收拾西北套寇,所以,肃王必须支棱起来,担负起朝廷在西北的代表。 何况朝廷缺军马,肃藩所处位置恰好有天然养马场,肃王需担起为朝廷买马养马的重任。 纵然将来陕西依然因旱情爆发起义,朝廷在西北还有数万率领的重兵,亦能协助朝廷平叛,争取把叛军扼杀在摇篮。 对于陈子龙,宋应星等江南学子,朱由校仅做两件事儿,给予他们官职,扩大朝廷邸报,改为大明日报,除夏允彝,杨廷枢,徐孚远去反贪局任职。 朱由校把大明日报交给黄宗羲,方以智,冒辟疆,张溥,张采,把宋应星,陈子龙,顾炎武留在身边作为天子伴读。 朝廷消息过于闭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