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4章 铤而走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草原。 银装素裹,漫天飞雪。 林丹汗苏醒,情绪没落,身体抱恙。 得知明廷各路骑兵穷追猛打,他率领部落兵勇,牧民快速迁徙,准确说是慌不择路逃跑,祈祷安然返回故地。 数月来来回折腾,部落非但没有获益,反而损兵折将,失去不少军马,冻死饿死大量牛羊。 然而,越向北方气候越寒冷。 迁徙的兵勇牧民怨声载道,拒绝冒着严寒向北迁徙。 怎奈明军不达目的死不休,逼得他根本没有机会改变主意。林丹汗清醒过来后就发现他们好像掉进明军的海洋中,草原各路明军源源不断骚扰察哈尔部。 起初,他重整旗鼓,鼓励三军,准备和明军兵对兵,将对将大干一场,结果摆开阵势激战中,四面八方的明军好似河流入海汇聚过来,杀的察哈尔部丢盔弃甲。 为避免落进明军包围中,他暗生怯意,打消征战明军,逆转乾坤的念头。 接连损兵折将,部落内民怨沸腾,以前依附察哈尔部的朵颜、泰宁、福余趁夜发动叛乱,带走部落三四成牛羊,军马和粮食,让处境艰难的察哈尔部情况雪上加霜。 林丹汗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迁徙前诸事顺利,就因攻打归化城,致使战况连战连败,若又遭遇明军围追堵截,他都害怕没法否安然返回故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林丹汗束手无策时,外出侦查的斥候匆匆来报:“可汗,部落传回急报皇太极亲率近万精兵闪击多罗特部,多尔济哈坦率部正在赶来的途中。” “什么?” 林丹汗满脸惊愕。 好端端的,皇太极为何领兵攻占察哈尔部故地,这混蛋分明在趁火打劫,率部回归的心思荡然无存。 皇太极善战,在辽东打的明军丢城失地,若他率部落迁徙回去,等同羊入虎口。 届时,纵使辗转腾挪甩掉明军追杀,亦要沦为皇太极俘虏。 思想前后,林丹汗发觉偌大的蒙古草原,竟然没有他容身之地。 这时,有首领焦急的说:“可汗,风雪越来越大,明军穷追不舍,需趁着明军尚未追来,争取寻找一处合适地方让部落稳定下来。” 闻言,林丹汗面色纠结。 回去? 回不去了。 每次和建奴交锋,他都快养成闻风而逃的习惯,怯于和八旗作战。掉头迎战明军,西面出现的明军和蒙古联军将察哈尔部视为建功立业的香饽饽。 何况,归化城之战精锐尽没,残存兵勇又遭遇明军接连打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士气跌落谷底,不敢和明军正面作战。 即使侥幸击溃明军和蒙古联军,必然也是两败俱伤,他没有喘息的机会,但明军有啊。 思索良久,林丹汗询问:“最近追杀我部的明军出自何处,是宣府和蓟镇的边军吗?” “可汗,归化城之战的明军来自大同,山西和宣府,后续遭遇的明军还是来自三地,但不是同一支明军。” 闻言,林丹汗托腮思索片刻询问:“这么说明军在山西的精锐齐出,是不是代表山西边防空虚,能否率兵南下去掠夺?” 呃... 几名身心疲惫的部落首领闻言,虽然觉得林丹汗的想法离谱,但他们清楚背后的逻辑。 林丹汗骨子里惧怕八旗,惧怕皇太极,宁愿放弃辽河套故地,也要不惜代价去进攻大明边境。 这时,有部落首领善意提醒说:“可汗,部落内兵勇怨声载道,士气低沉,现在南下去攻打山西,兵勇不会赞同,另外,沿途遭遇明军或各部联军怎么办?” 林丹汗犹豫片刻,决绝的询问:“告诉我,部落还剩多少兵马?” 记忆中,明军战力羸弱,绝非什么虎狼之师,归化城战败皆因明军悄无声息偷袭,打的察哈尔部措手不及,后来连战连败,全是部落兵勇没有充分休息,即遭遇围杀。 这次提前谋划,趁着山西防线空虚去大肆掠夺,不光报仇雪恨,还鼓舞三军士气,最关键,获得大量粮食和钱财补给,重新在部落内树立起威信。 等部落满血复活,领兵杀回辽河河套,有了立足之地,他日东山再起再领兵重新攻打归化城,只要占领归化城,他依然是草原各部的汗王,届时,还会害怕明军吗? 一名部落首领回道:“目前,各部落除去伤者,妇孺,真正能打的仅剩三万左右。我建议快速和多罗特部汇合,领兵回归辽河河套故地,即使皇太极率领八旗杀来, 部落依然有一战之力。 何况,八旗不属于蒙古部落,却闯进蒙古草原,我等危险时可以向外喀尔喀部求援。” 此言出,许多部落首领纷纷点头附和,赞同率领部落回故乡,誓死抵抗皇太极染指蒙古各部。 林丹汗满意的点点头,奈何各部首领和他离心离德,他唯有苦口婆心劝说:“三万,够了,目前,明军满草原寻找我们踪迹,而忽视边境防线,只要打穿山西防线,掠夺到足够粮食,我们直接领兵前往辽河河套休养生息,经过一两年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可是...” 有部落首领计划反驳。 然而,也有部落首领支持铤而走险:“诸位,可汗的建议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