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4章 内部变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京城。

诸将远征倭国时,朝廷诸事按部就班,各省基建如火如荼。

若说唯一对朝廷不利的事儿,莫过荷兰官方同明廷断交,对朝廷执行封锁政策。

为此,朱由校非但没有生气,还加快向东南各岛移民驻兵速度,控制东南各海域海峡。

去年,朝廷征战建奴时,荷兰舰队夜间袭击西班牙舰队,歼灭停泊在港内的西班牙舰队,导致西班牙在海上的势力转攻为守。

为此西班牙,葡萄牙将远东的利益全部让给大明,换取同大明继续经商的资格,及大明在远东对两国海商的庇护。

朱由校乐于接管西班牙,葡萄牙在远东的殖民地,种植园。

无它。

早年英西海战,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

当前西欧诸国陷入三十年宗教战争,西班牙国内爆发的加泰罗尼亚大起义与八十年战争,战后西班牙失去鲁西荣与荷兰地区。

未来几年,西班牙和荷兰的唐斯之战,彻底断绝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荷兰成功取代对方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不久,西班牙和法兰西爆发的罗克鲁瓦战役,法兰西军队击溃西班牙军队,终结西班牙在欧洲历史上的大陆战术优势,宣告法国陆军称霸欧洲大陆的时代到来。

未来十年,西班牙将陆续丧失海上陆地的军事优势。

当前,大明制霸远东,在东南亚各地建立殖民地,澳大利亚被朝廷改名为新明州。

按照他的计划,大明海军迟早要和荷兰舰队爆发海战。所以,荷兰对明廷在封锁,无疑促进大明海军的发展。

数月间,朝廷陆续强化同西班牙,英格兰,法兰西,葡萄牙等欧陆诸国海商强化贸易。

相较于外部变化,朱由校更重视大明内部。

天启五年初,即颁布全民扫盲政策,提高全民识字率。使其大体上看懂浅近通俗的报刊,能记简单的账,写简单的便条,并且会简单的珠算。

同时,朝廷动用部分海外贸易,钱庄收益,在乡村大建村学,推广县学、州学、府学,统称为官学,鼓励各省适龄学童读书。

另外,各省鼓励商贾士绅地主建立私塾,书院。

为支持教育,朝廷特意设教育部,交由负责礼仪的钱龙锡负责,邀请当代理学大家孙奇逢担任教育部部长。

朝廷不光设教育部,更特意颁发政令。

大力推行学田制,将皇室部分皇庄转变为学田,将各省贪官污吏部分良田转变为学田,没收寺院田产转变学田,学田收益全部提供给贫困学子。

同时,朱由校还提出赃款办学,凡朝廷官吏贪,士绅受贿,商贾违法,清缴的赃款,惩罚的罚款,两成入官学。

进而不光免除贫困学子入学费用,定期发放钱粮,为学生提供学费,食宿补助。还保障贫困学子获得必要的笔墨纸砚和书籍,村学,县学,府学通过学田收益为学子提供基本生活支持。

朝廷大力兴办教育,引起各地官员,地主效仿,纷纷出资在家乡开办私塾,建设学院。

各省富户更捐献田产,填充学田。

兴办教育之余,朱由校改变学习内容,朝廷将技术革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除赐予爵位钱财鼓励民间进行技术革新外,朝廷花费重金在京师,各省首府建立研究院。

大力推广梦溪笔谈,齐民要术,营造法式,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本草纲目,九章算术,考工记,革象新书等。

另外,积极推广欧陆传到大明的矿冶全书,同文算指,测量法义,泰西水法,圜容教义等等。

涵盖内容包括数数,医学,农学,物理,化学等。

一句话,大世之争,千年未有之变局,大明不想落后于诸国,唯有全民开智,在数数,物理,化学,医学等各门学科初期,保持同欧陆诸国齐头并进乃至领先趋势。

这么一来,即使大明落后,也不至于沦落到不识火器的地步。

朝廷大搞教育时,工部百余名官吏奔波于大宁行都司,吉林,陕西,河南,江西,湖广寻找矿脉。

开矿。

开银矿,成为工部重中之重。

当前,朝廷通过海外殖民地,获取各类重要资源,原料,为朝廷商业发展提供基础。

化解建奴威胁后,朱由校为鼓励银钱流通,为鼓励商业发展,他计划将士绅商贾家族的囤积银两调动起来,以免对方放在地窖内吃灰。

所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