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信任百官,百官有机会发挥才干,施展抱负。
闵洪学抱拳作揖,出声说:“为陛下分忧,乃我等做臣子的本分。”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乃臣子本分。”乾清宫,十几名封疆大吏齐齐表忠。
朱由校微微颔首,斩钉截铁说:“诸卿应该清楚各省旱灾越演越烈,常言道,大旱之后必有大疫,必有蝗灾。
当前,旱情由早期的陕北蔓延到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关键旱情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与此,浙江,应天府水涝增多,百姓深受其害。
朝廷花费大力气赈灾,修建水利,河渠,河堤,海堤,竭尽所能保护百姓。
然而,不够,远远不够,诸卿当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防止旱灾结束,各省爆发蝗灾,大疫,使百姓无端受灾。”
在场巡抚,总督面面相觑,尤其是受灾省份的巡抚,总督深知旱灾之严重,各省百姓之艰难。
若非皇帝力排众议,削藩撤藩,降低藩王消耗,大幅提高各省赈灾钱粮,不然,王二,高迎祥之流的起义,恐怕席卷陕西,山西,河南数省。
百官深知皇帝处境之艰难,外患解除,内忧越演越烈,稍有不慎,内部爆发轰轰烈烈起义,陕西巡抚徐大化恭敬行礼:“陛下,臣等身为封疆大吏,自当造福一方,上不辜负皇恩,下不辜负百姓信任。”
山西巡抚尹伸行礼道:“禀陛下,臣等深知旱灾,蝗灾,大疫的危害,已经开始提前预防,争取将蝗灾,大疫扼杀在萌芽状态。”
山东巡抚李枟出声说:“陛下,灾情持续,南涝北旱迟迟没有结束迹象,怎奈各省人口众多,单凭朝廷赈灾恐难完全托底。”
朱由校摆摆手,朗笑说:“李卿勿忧,旱情遍布北疆各省,然则,南疆诸省尚有余粮,台湾,南洋群岛尚能运粮资助,今年起,倭国,新洲岛,同样运粮资助。
尤其是南阳群岛,疆域辽阔,部分区域稻米两年九熟,两年七熟,再不济两年五熟。
海量粮食运往天津卫,松江府,足够南北省份赈灾,朕所担忧的是蝗灾,大疫。
昔年,史爱卿在贵阳施行《禁城外兵将入城买米示》、《禀两院卖粥救饥》、《收养子女示》,实行限量、减量供给。以确保城内粮食供应,还开展社会救济,稳定民心,朕以为此法甚好。”
“同时,朝廷积极对域外迁徙百姓,倘若各省出现乱民,流民,纷纷镇压,擒获,迁徙域外拓荒,减少受灾严重省份的人口。”
闻言,百官齐齐颔首。
只要朝廷给予足够粮食,他们身为封疆大吏有信心赈灾。
唯独秦王迈步出列,神色恭敬说:“陛下,臣年迈,请求乞骸骨。”
朝廷积极对外扩张,占领倭国后,周王,楚王,衡王,益王率领宗室子弟赴倭,永镇倭国。
藩王摇身一变飞上枝头做凤凰。
恢复藩王权力,更胜于洪武朝的藩王权力,执掌军政经济权力。
他身为秦王,天下首藩。
虽说深受皇帝信任,担任北直隶总督,但内心深处依然有个藩王梦。
龙椅上,朱由校猜出秦王深意。
他亦计划将藩王外放,效仿洪武朝的沐英,使部分藩王永镇一方,最终将其纳入朝廷版图。
思索片刻,朱由校询问道:“秦王叔,你请求乞骸骨,是否有心仪之人担任北直隶总督。”
秦王面色一喜,出声说:“陛下,顺天巡抚史永安转战南北,屡建奇功,文武双全,效忠吾皇,可担任北直隶总督。
天津巡抚傅宗龙打败安邦彦,在天津协助袁可立经略东北,能力出众,效忠吾皇,亦能胜任北直隶总督。”
这时,不等朱由校做出决定,云贵川黔闵梦得出列说:“陛下,臣请求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嗯?
朱由校神色微愣,什么情况,叫你们来京城,是让你们干活的,不是让你们乞骸骨,告老还乡的。
闵梦得见朱由校疑惑,出声说:“禀陛下,天启八年,臣生重病,差点去世,虽然太医侥幸将微臣从鬼门关来回来,怎奈身体大不如前,对诸事缺少精力。”
“爱卿,你这”朱由校微微吃惊。
历史上,闵梦得崇祯初年去世,这一世,他将闵梦得从鬼门关拉回来,西南奢安之乱平定,临时派遣闵梦得主持大局。
这两年,在闵梦得主持下,不光完成湖广通往滇黔的官道,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