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总参官吏,全是大明最聪明,最有战略思维的人。
目前,少量官吏暂时不支持朝廷海外经略,无非是儒家道德约束。
朱由校亦对滥杀无辜有负罪感,然而,你不争,自有人争,等对方强大,以坚船利炮叩开国门,大明儿郎妇孺将成为对方滥杀无辜的对象,或趴在大明儿郎妇孺身上敲骨吸髓。
李国普,刘一燝,范景文,突闻朱由校所言,猛地深深呼一口气,赫然察觉皇帝眼光,心胸,远远超过内阁,总参官吏。
走向独立,减轻内卷。
关键自经略台湾起,短短数年间,朝廷深受影响,大有裨益。
奈何内阁,总参官吏明白,朝廷部分文官,坊间部分儒生不明白。
少顷,洪承畴出声询问:“陛下,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臣以为只要有利可图,起初或许有食古不化的人反复,最终难以对抗时代洪流,自然打不过就加入,臣斗胆询问,经略海外能够长久受益吗?”
此言出,内阁,总参十余名官吏齐刷刷望向朱由校,洪承畴所言不假,人性趋利避害,只要长期有利可图,朝廷无需搭理反对势力,只需强势执行。
哈哈哈
朱由校仰首朗笑:“诸卿,海外打下疆域,供养迁徙百姓,算不算长期利益。”
算。
绝对算。
内阁,总参官吏齐齐颔首。
只是这种利益不明显,受益者为朝廷和迁徙的百姓。
朝廷要想服众,唯有让多数人受益。
朱由校嘴角噙笑,语气淡然说:“诸卿,时至今日,朝廷在海外经略的区域包括台海,东海诸道,倭国,南洋群岛。
当前,从海外输入材料包括粮食,砂糖,鹿皮,香料,矿产,棉花,金银,药材等等。
依照朕的宏愿,朝廷海外疆域包括东南半岛,南洋群岛,新洲岛,乃至非洲,同时,朝廷会向外东北,外西北扩张。
最终,以大明为核心,海外自治领地为辅助,形成原料生产,原料加工,产品销售的完美闭环。
届时,外东北的木材,外西北的羊毛,东南半岛的粮食,南洋群岛的粮食,非洲的金属,新洲岛的棉花。
这些原材料从海外领地运回大明,在大明各省作坊内进行深加工,形成各类制品,然后,销售到海外领地,及附近邦国。
在这个贸易循环体系中,朝廷获取部分利益,商人获取部分利益,作坊的工人获取利益,躺着赚钱不香吗?
只要朝廷经营妥当,焉能没有长期利益。”
闻言,内阁,总参官吏大为震惊,百官仅知经营海外能赚钱,却不熟悉其中门道,今日,皇帝徐徐道出贸易循环体系内,朝廷经营妥当,确实躺着赚钱。
这时,执掌检察体系的刘鸿训迈步出列,斩钉截铁说:“陛下英明,臣拍马不及。听闻陛下叙述,臣全权支持经略海外。
为迅速扩大海外领地,臣斗胆建议,朝廷不光要将部分区域过剩的百姓正常迁徙出去,还要把各省不安定的分子迁徙出去。
驱逐当地百姓,建立类似大明体系的社会。
臣私以为,率先将反对海外扩张的官吏,儒生迁出去,不过,迁徙到海外的百姓和不安分子,在法律上和大明百姓是平等的。”
唰。
乾清宫官吏不约而同望向刘鸿训。
这老家伙,做事真狠。
将反对派迁徙出去,也就他敢这么说。
百官都没有忘记,刘鸿训,徐大化杀穿陕西官场,刘鸿训率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杀穿南直隶官场。
刘鸿训,皇帝嫡系,执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统计局等,在朝廷拥有极大话语权。
百官得罪谁,都不敢得罪刘鸿训。
不过,不得不承认,刘鸿训的建议挺不错,将不安定分子强制迁徙到海外,既能保持大明各省稳定,还能增加海外领地人口。
朱由校托腮思索片刻,重重颔首说:“是要加快海外迁徙,不过么,朝廷允许反对声音,至于地方不安定分子,全部设法迁徙。”
呼
内阁,总参官吏深呼口气,乾清宫紧张的气氛开始松弛。
幸亏皇帝英明,没有采纳刘鸿训的建议,不然,他将狠狠打击文官,儒生势力,破坏朝廷威望。
这时,洪承畴继续出声说:“陛下,朝廷在海外利益重大,以后继续在海外扩张,虽然朝廷击败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