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即大化年产十五万吨硝铵项目基本建设完毕,计划于四月底投产试车。四月下旬谷雨时节,耿志扬应约带着郎振华等技术人员再次来到了广即大化硝铵公司,协助其即将进行的投产试车工作。 刚一见到陈建华和张书田,对方就跟他吐槽道:“耿总,顾蓓和魏东前几天刚来过。他们俩代表B公司要求我们不能擅自投产,必须等到他跟咱们的官司出了结果以后再说。” “听到蝲蝲蛄叫,难道就不种庄稼了?”耿志扬冷笑道:“陈总、张总,你们俩不用管他。咱开咱的车,让他们想告就告去。我倒要看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陈建华关心道:“耿总,你给我们个准信。要是顾蓓他们拿出省化肥协会给出的那份鉴定结果,咱们还能有胜算吗?” “你放心吧。”耿志扬信心十足道:“他们有张良计,咱们也有过墙梯。他们要是拿着化肥协会的鉴定结果当宝贝,我们也有办法让他那宝贝作废。” “那就好!”陈建华气愤道:“你不知道,这俩人来了我们这儿那个叫趾高气扬,冲着我们就是一顿教训,说是要让我们赔付一千多万赔偿金呢。那架势纯粹是一副汉奸相,看了就让人生气。” 八九十年代,替外国人出头欺压同胞的那帮买办群体靠着出卖祖宗赚了大钱,因而确实不把国内同胞怎么当人看待。这些人对内对外往往是冷热两副面孔,堪称是新时代的两面人。 “哼!”耿志扬嘴角一翘道:“数典忘祖的一帮小人,早晚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知道知道,真正的中国人是不好欺负的,也不会被他们随便欺负的。” 陈建华和张书田见他态度如此强硬,不由得心下稍安。 陈建华接着又道:“耿总,我们公司D产品技术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计划在两年后先建设一套十五万吨生产装置。估计得配套建设一条十五万吨硝酸生产线。你们公司要是有兴趣的话,到时候可以来投标。” 广即大化研发成功的D产品生产技术,意味着从此以后华夏不但成功打破了国外对该产品的技术封锁,而且在实现该产品国产化的基础上彻底将其高昂的价格打回到正常渠道。 不过,D产品生产的国产化必然会导致对华主要出口国,尤其是小日子和南高国的利益受损。 有道是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两个国家的相关企业和财团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恐怕会使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迫使广即大化取消D产品生产项目的建设。 两世为人的耿志扬当然深知D产品对于华夏经济的重要性,自然会竭尽全力配合广即大化把该产品的生产建设任务坚决完成。 “没问题!”耿志扬道:“我们现在单套硝酸生产装置已经做到年产十五万吨,而且四合一机组也实现了国产化。你们真要上的话,我们可以联合设备厂家和设计单位搞EPC总承包。” “是吗?”陈建华听罢大喜道:“因为我们的新技术没有实际验证过,所以我们第一期只上了十五万吨规模。将来等到技术成熟以后,我们会继续搞三十万甚至六十万吨能力的生产装置。到了那个时候,配套的硝酸装置还是交给你们来弄吧。” “好啊!”耿志扬道:“我公司正在开发年产三十、六十、九十万吨硝酸生产技术。估计等你们建新装置的时候,我们这些技术应该都能研发成功,到时候咱们双方可以再合作一次。” 张书田在旁道:“耿总,我觉得你还没有理解我们陈总的全部意思。” “啊?”耿志扬一愣道:“怎么呢?” 张书田笑道:“等十五万吨硝铵项目开车成功以后,我们陈总就会调到总公司去担任副总经理,主要分管年产十五万吨D产品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后续更大规模装置的建设任务。” 从硝铵公司总经理调到总公司去任副总经理,从级别上来说陈建华等于是升职了。而且对于他个人来讲,这是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耿志扬忙道:“祝贺你啊,陈总!” 陈建华哈哈一笑道:“耿总,以后硝铵公司总经理就是张总,有事你可以联系他。” 原来张书田也升了职! 耿志扬赶紧道:“张总,恭喜啊!” 张书田淡淡一笑道:“耿总,其实我们俩应该感谢你。要不是去年你帮我们说了句公道话,我和陈总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谋生呢!所以我们俩应该感谢你才对!” 耿志扬明白他指的是1230事故调查确定责任时,是自己首先提出把责任归咎于不可预知的意外因素,不需要任何人为此负责。后来调查组的各位专家认可了他的意见,从而使陈建华和张书田免于责任追究。 耿志扬微微一笑道:“我只是就事论事,你们不必太在意。” 陈建华道:“在那种情形下,耿总能仗义执言我们就很感激了。当时我和书田觉得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免去职务留在公司里等着退休,绝对没想到还能保住职务。”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