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化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41章 外购不成自己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两家人聊了会儿家长里短之后,耿志扬冲妻子使了个眼色。卢晓清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扭头对肖月琳道:“二婶,咱们去小玉屋里说话吧。”

“啊?”肖月琳一愣,随即明白耿志扬跟自己的丈夫有事要谈,当下笑道:“好啊!”

三个女人带着牛牛去了卢晓玉的房间后,耿志扬方才道:“二叔,米国的那套二手硝酸设备出了点事。”

“哦?”卢洪涛暗自一惊道:“出了什么事?”

耿志扬把山南省进出口公司背着他们暗地里跟d公司联系,以高昂的交易价格诱使对方改变主意的情况细细讲述了一遍,然后道:“根据我的推测,山南省进出口公司不可能是二手硝酸设备的买家。真正的买主应该是寿化集团。”

“寿化集团?”卢洪涛不解道:“以前听你说过,他们不是已经从国外买了四套二手硝酸设备,生产能力达到了日产一千八百吨,怎么会还要买旧设备?”

“寿化集团一直想做国内硝酸生产的排头兵。”耿志扬道:“他们还在北江市新建了一套十五万吨双加压法硝酸。要是再加上d公司的这套日产九百吨的旧设备,生产能力就能达到恐怖的日产三千两百吨。”

安海市氮肥工业公司目前拥有二硝、三硝和氮化公司硝酸车间一共三套日产五百吨的硝酸生产装置,总计生产能力仅仅达到了日产一千五百吨,比寿化集团现有的四套二手硝酸设备整整少着三百吨产能。

如果等到寿化集团在北江市的硝酸项目投入生产,产能差距就会增大达到八百吨。要是再考虑上对方引进的d公司日产九百吨硝酸旧设备,产能将达到氮肥公司的一倍以上。

对于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来说,产能差着一倍还多绝对是件很致命的事情。假如寿化集团再像以前那样,用大幅降价的方式来打价格战,氮肥公司恐怕很难招架得住。

另外,全公司大张旗鼓搞了一场增资扩股,好不容易凑齐了九千万资金。如今项目突然泡了汤,钱暂且不用倒没什么大问题,但职工们恐怕就会风言风语有所抱怨。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卢洪涛愁得叹了口气道:“看来增资扩股这个事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了。要是等跟老外签了合同以后再弄,咱们就不至于这么被动了。”

耿志扬见他有些心灰意冷,赶忙道:“二叔,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糟。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咱还可以再走别的路。”

“人家都不卖给咱。”卢洪涛泄气道:“你说咱还能有什么法子?”

耿志扬坚定道:“他们不卖,咱们就自己上!”

“自己上?”卢洪涛突然想到氮肥公司的三硝项目就是用的金秀公司专有技术建起来的,不由得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志扬,你那公司能提供工艺技术吗?”

“能!”耿志扬道:“日产一千吨,也就是年产三十万吨双加压法硝酸工艺去年就已经把设计需要的工艺包编制完了,而且配套的氨氧化炉和吸收塔图纸也都设计出来了。”

他明确指出道:“所以说,只要省鼓集团能按时把配套的四合一机组制造出来,咱们就能建设完全国产化技术的三十万吨硝酸装置。”

侄女婿的做事原则向来是言出必行稳扎稳打,从来没有说过大话空话,要不然也不会被大家伙起了个半仙的外号,因此卢洪涛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他思量了一会儿后道:“志扬,我有两个担心。一个是咱们增资扩股凑的这个钱够不够?再一个就是时间上来不来得及,因为刚才你说省鼓集团的四合一机组还没有确定。”

耿志扬早已料到他会询问这些问题,胸有成竹道:“省鼓集团虽然还没有制造过三十万吨的四合一机组,但是蒋瑶他们早就开始了研发工作。只要项目确定,估计一年内应该能够生产出成品机组来。”

“至于资金吗……”他笑了笑道:“我把氨氧化炉和吸收塔的报价降下来,争取把设备购置费控制在一个亿左右,再加上土建费用和安装费用,总投资一般不会超过一点五个亿。”

“一点五个亿?”卢洪涛不放心道:“你确定?”

“我确定!”耿志扬给他打包票道:“控制得好的话,有可能还到不了一点五个亿。”

总投资一点五个亿的项目,通过贷款来解决的话,自筹资金不能低于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四千五百万。而氮肥公司靠着增资扩股募集到了九千万资金,因此完全能够满足新建三十万吨双加压法硝酸装置的需求。

耿志扬见他动心,又继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