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1章 无忧的生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博从怀中取出一块金石,脸上勉强笑道:“刘兄,此次能够平安出城,真是多亏了你的鼎力相助,这是我对你的小小谢意,请务必要收下。”

话音未落。

他就直接将金石塞进刘季手中。

刘季故作推辞:“这怎么使得?当初已经约定好了,只要五百顷土地作为交换,带你们出城。既然如此,我不过完成了约定的事情,怎可再收额外的好意?这断然不可。”

尽管嘴上这样说,刘季还是十分熟练地接过了礼物,根本没有拒绝之意。其他人也只好无奈地交出了自己的财物。

虽然表面上拒绝,刘季的眼睛依然不时地打量这几人。

,!

他的确表现得很“贪财”,但这自有深意。一方面他借此进一步确立自己爱财的形象,以便让屈博等人降低对他的防范;另一方面,则有意 对方,让他们不愿意长时间与自己为伴,并引导他们前往东津渡方向。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此机会观察他们的随身财物,为可能发生的不测做准备。此时他对每个人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等到所有人都送完礼物后,刘季的表情更加嚣张,一副十足财迷的模样,笑道:“诸位太过客气了,我刘季哪里担得起呢?”

“目前秦军正搜查城内,并不安全,不如早点离开,各位意下如何?”

他一副为对方考虑的模样。

然而,

听到这话,屈博等人更为厌烦。

之前如果不是刘季拖延,又何必耽误这么久?但他们仍然面带微笑地回答:“还是刘兄高瞻远瞩。”

“只是不知刘兄打算怎么走?”

此话刚出口。

四周立即寂静无声。

昭舟与景驹交换了一个目光,表情冷漠。

其实他们原本希望听取刘季的意见,如果真有更隐秘的安全路线,也不妨试试。不过,刘季这一系列的行为,已令他们极度厌恶。

不可能继续和刘季同行!

刘季目光沉着,平静道:

“我准备往南方,先去新淦县,再到庐江进入吴越地带。这条路线路程稍长,但人烟稀少,较为稳妥。”

“各位怎么看?”

长青

屈博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问道:“请问刘兄,大约需要多少时日?”

刘季面露迟疑,缓慢说道:“按照常规,应该在五六天左右,但如果必须走一些偏远的小道,还得绕行某些地方,即使我对楚地稍有所了解,有些地方未曾亲历,也可能延长些时间。”

“估计要十天左右。”

听完回答,屈博的脸色彻底变得铁青。

十天?

这完全无法接受!

一来,

本来对刘季就不信任。他都不熟悉这条路,为什么要跟着他冒险?更不认为刘季是善良诚实的人,在短暂相处的日子里,刘季已多次索取财物,沿途必然会有更多的盘剥。

况且他们已是通缉犯。

再来,

他们害怕其中有诡计。刘季可不是一个踏实的人,岂会老实地带领他们十天?尤其是从新淦到庐江一路上十分偏远荒凉。假如刘季预先埋伏人手,到那时抢财夺命也不是不可能,还可能立功领赏。怎么能把自己命系于此人?

屈博神情凝重。

慢条斯理地说道:

“这条线路恐怕不行。”

“目前城内的情况,即便你尚未见识,也一定耳闻。如今我们三大家族如同丧家之犬,在城里人人喊打。虽然我们的逃脱还未大范围暴露,但迟早会被知晓。”

“那时恐怕有人会群起而攻之。”

“因此您选择的道路虽稳妥,却不太适合。时间过长意味着变数更多。如今楚地危机四伏,无法在此停留十多天,刘兄还请体谅。”

“请问是否有别的路径?”

他在试探地询问。

对此,刘季显得有些不满,似是在抱怨屈博的不同意见。

刘季侃侃而谈,屈博等人却不以为然。

尽管刘季所说的部分属实,但他只考虑了陆路,而未提及水路。这反映出刘季在认知和见识上的局限性。他们很清楚,陆路并非最佳选择,尤其在没有水上航行经验的情况下。然而,对于屈博他们来说,水路才是最理想的出路。

屈博他们曾在战乱期间亲身经历过水路旅行,了解到了水路带来的诸多便利。尽管许多水道在战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