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7章 坚持法制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然而现实是,朝廷仍有多数官员更愿意推举秦长青。

扶苏对此困惑无比,且感到十分无法理解。

嬴政见下方混乱不堪,微微皱眉说道:“朕知晓诸位臣子们有所不满。大秦储君确立的事关重要,自然必须极为慎重。”

“稍早之前,朕仔细想了想,”他说,“王绾丞相之言非常合理。”

“天降异象不足虑,民言不足畏惧!”

大秦的储君,一定要契合现今国家的政局,一位仅谈论仁义之道的储君会祸及国家民生。朕派遣特使探访调查了楚地上下大小官吏和平民对赢斯年的看法,结果显示,无论官民都普遍对其有极好的反馈,并对大秦抱有了更为乐观的印象。

他在楚地实施的举措,可以说是一系列良好的政策改革。

动荡之后需要大力整肃!

六国统一之后,各种残渣余毒依然充斥着各个地方。虽说朕有着宏图治理全国,但如今的大秦已不同于过往,现在占据全中国的广阔地域,若是依旧沿袭旧的管理方式不变,则不见得就能有效管理好如此广大的土地。

曾经,

朕多次试过了不同方法:包括把各国的世族贵族全都迁移到咸阳定居,并对他们进行怀柔政策,准予贵族子侄接受教育乃至任用六国原官吏。目的只为尽快恢复全国的平和安定。

可是成效极其有限。

六地仍各自与 ** 貌合神离。

当地百姓仍畏惧秦律如同野兽惧火,将秦法视为酷政,这种情况已延续六年多时间,但至今毫无变化。

前不久,

楚地更发生了大型民变。

六国贵胄公开对抗朝廷的兵力,这样昭然若揭的行为彻底显示:六地的贵族依然怀着覆 ** 央政权的意愿,复国的梦想依然存在。

也许……

当初采用的怀柔政策确实是个误区!

唯有历经大刀阔斧式的变革,大秦方能建立起真正稳定的基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