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93章 已经泛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有些新拍的照片崭新的让人感觉刚洗印不久,而一些老照片已经泛黄。

林曦突然停在一张泛黄的照片前说道:“你们看这一张!”

她说的照片年代久远,拍摄了一个逆光中的日落景象,房屋和沙丘如同剪影,金黄色的光线给它们添了一层光辉。

不过吸引林曦注意力的并不是这些景色,而是在照片一侧独自对着夕阳沉思的人。

虽然逆光看不清人脸,但从脸型轮廓看,这人似乎有些眼熟。

林曦看着我说:“这个人看起来真觉得熟悉!”

我盯着侧脸,心中一阵发凉——这人的侧脸确实跟二伯相似。

杨明和林曦注意到我异样的表情,目光随之落在照片上。

林曦皱起眉,轻声问:“难道照片中的人真是……?”

我默默点了点头:“没错,这应该就是我的二伯。”

我把照片递给阿米尔:“阿老板,请您帮我们确认一下,这张照片上的人您还能记得吗?”

阿米尔看了看照片,说:“这大概是二十年前拍的。

这个人在村里待过一阵,非常神秘但也帮助过不少人。

他还治好了我妈病,真是个好人。”

我追问此人是不是姓卓。

阿米尔眼睛瞪大:“什么,你也认识他?”

我点点头:“对,他是我的长辈!你知道他还活着吗?”

阿米尔松了一口气,坐了下来,“太感谢上苍!我以为他已经不在世了。”

我又问道:“听说后来他一个人去了沙漠里,是真的吗?”

“是啊,”

阿米尔点头,“某天醒来就发现人不见了,据说看见他背个包朝着大漠方向走去!前一天晚上他向我打听很多关于沙漠的事,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呢。”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年情况,我恳请阿米尔详述二伯来到这里时的情况。

年轻时期的阿米尔回忆道,二十多年前一个陌生男子来到村子里寻求庇护几天,并愿意付些酬劳;当时村里人家都很好客,爽快答应,并不要报酬。

而这陌生人正是二伯。

回忆二伯,平时沉默寡言、早起早归、常望着落日深思。

印象最深刻还有一次二伯为生病母亲做了中医针灸治疗,使母病情好转,深受家人敬重并感恩。

第二日黄昏下二人再次相遇,闲聊时提到进大漠找汉人卓然一事,起初认为他在开玩笑。

听完此,我震惊得险摔椅下。

当听到寻找的是我时更加不可思议。

我告诉阿米尔,“我才是你说的那个卓然!但怎么可能!”

我努力消化这个惊人信息。

如果当时那个卓然是现在自己的话,那么二伯口中的又指谁?

或许这中间藏有许多未曾解开的秘密或联系等着我去探究。

文墨曾经说过的话在我脑海中回响,“‘卓然’这个名字并非随随便便都能取”

到底隐藏何等意义?为何与眼前之事产生如此奇妙的交织?

这一切都需要我继续探寻答案。

### 第二十三章:迷雾重重的记忆

李华轻轻问我:“凌风,这是怎么回事?”

我挠了挠头,心里乱如麻,“你问我?我也一头雾水!”

突然觉得头快裂开了,站起身往外面走。

刚走到门边,阿明猛地站起来拍了一下脑袋,“哦,对了,你也姓凌!”

李华无奈地瞪了他一眼,“他叫凌风,你以为呢?”

接下来阿明说的话让我们目瞪口呆,他走近两步,“你二叔,二十年前留下了一句话给你!”

我猛然转身,一把抓住阿明,“在哪儿?快告诉我!”

阿明推开我,“别急!就在那张照片后面。”

我跑向相册,抽出照片,背面赫然一行清晰的字:“走到万物的终点,才能回到本源的起点。”

我和李华、刘涛对着照片背后的字看了许久,却依然不解其意。

于是我又转向阿明,“我二叔,当年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阿明思索片刻,“没什么特别的,就那样说了......”

原来,当二叔指名要找名叫凌风的人时,阿明回忆起方圆十几公里内竟无人同名。

自诩交友广泛、对周边环境十分熟悉的阿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