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社長的妻子坦言道:「平時只兩個菜,一碗臘肉,一碗素菜。」
趙彬驚道:「你們經常吃肉?」
錢社長的妻子笑著說:「我們一年要餵好幾頭豬。」
趙彬感慨地說道:「過去有的地主,也不一定經常有肉吃;現在城裡人吃肉,要憑票買,每人每月限購半斤。」趙彬接著問錢社長,「其他社員的生活怎樣?」
錢社長回答道:「我們這裡,家家都是這樣。」
楊技術員望趙彬說:「他們這裡的茶葉,品質好,是搶手貨,每家都賺了不少的錢。」
趙彬點了點頭,稱讚道:「我們來時,看到不少人家的房子,都修得精美,有的人家還建的是樓房,從這點就能看出,這裡的村民,生活很富裕。」
楊技員夾了一筷子菜,送進嘴裡,邊咀嚼,邊說:「同樣是茶鄉,有的地方,茶樹品質不好,產量不高,一年也賺不到什麼錢。」
「不管種什麼,品種質量很重要。」趙彬回應楊技術員說。
大家吃完飯,來到堂屋,坐在火盆邊烤火。趙彬走了一天山路,十分疲倦,很想早點休息,但一想到,春節前還有幾個地方要考察,時間不能耽誤,於是馬上振作起來,從兜里掏出本子,握著筆,開始詢問錢社長,惠茗社的基本情況。
錢社長把社裡有多少人口,多少戶,茶園和耕地各多少畝,年產糧食多少,茶葉總收入好多等,一一說給趙彬。
趙彬記錄完後,又問錢社長:「你們這裡是以種植茶為主,苞谷、紅苕用來餵豬,那你們到什麼地方買米?」
「我先說的那個碼頭,那裡是個集鎮,趕集時,下游產稻子的地方,有人坐船上來,用穀子換我們的茶葉,也可以用錢買他們的穀子。」
「哦。你們這裡的『花露茶』是怎樣繁殖起來的?又是怎樣從種糧,過渡到以種茶為主的?」
「聽老人說,我們的前人,過去主要是種苞谷,只在坎邊地頭,零星栽些茶樹。後來呢,他們把喝不完的茶葉拿去賣,發現得的錢,比種苞谷划得來,這樣呢,他們就開始在苞谷地里栽茶樹。剛好這個時候,有人發現村東頭山上,有幾棵茶樹的葉子,加工後,味道特別好,大家就都采這幾棵茶樹的種子,也有人剪枝條扦插育苗。這樣過了幾年,山上慢慢就都栽成這種茶樹了。
老人們還說,清朝時,地方官員把這裡的茶葉,當做最好的東西進貢給皇帝,後來宮廷就年年派人來這裡採購茶葉……我曉得的,就是這些。」
趙彬把錢社長說的,全部記入本子後,又問錢社長:「『花露茶』的名字,是誰取的?」
「這個一直沒搞清楚,有人說是皇帝賜的,有人說是一個過路詩人取的。」
「『花露茶』母樹還在嗎?」
「還在。」
「明天,你帶我們去看看。」
「好。」錢社長回道。
趙彬還要問時,卻一眼看見彭技術員握著嘴在打呵欠,就笑著說:「好了,今天不談了,都早點休息。」
第二天早飯後,錢社長帶趙彬和楊技術員,沿村東頭一條小道去山上茶園看「花露茶」母樹。他們走約半個小時,來到山上一個地勢較為平緩的地方。趙彬一見這裡有幾棵茶樹長得比屋還高,正驚異時,錢社長對他指著這些茶樹說:「趙局長,這就是『花露茶』母樹。」
趙彬見這些古茶樹,雖經歷百年風雨,但仍枝繁葉茂,根壯體健。
楊技術員對趙彬說:「這些老茶樹,每年春天都還能長出鮮嫩的葉子。」
趙彬問錢社長:「這麼高的茶樹,怎麼採茶啊?」
錢社長說:「到了採茶季節,婦女們腰間挎個簍子,爬上樹采,采不到的地方,就搭梯子。」
「這些老茶樹,是你們前人栽的,還是野生的。」
「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搞明白過。」
趙彬把臉轉向楊技術員說:「我們可以在這裡,建一個茶樹育苗基地。」
楊技術員回應道:「每年九月,是茶樹扦插最佳時期,如財政能撥一筆業務費,我明年秋季來這裡,搞扦插無性繁殖。」
趙彬說:「你回去後,寫個可行性報告,交給我,我再向上面要錢。」
三人在這裡看完「花露茶」母樹後,又到別的茶山考察。他們一座山一座山的轉,直到天快黑時,才下山。
晚飯後,趙彬、楊技員和錢社長,坐在堂屋火盆旁,聊了一會培育茶樹良種的事後,趙彬問錢社長說:「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