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大明扶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9章 又要进入战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兵器时代也曾杀得倭寇魂飞魄散,因此辽王为之命名为雪峰刀。

后者借鉴了倭刀特点,刀柄更长,更适合双手持刀挥砍破甲,辽王将其命名为喜峰刀,以此纪念后世在喜峰口长城抗战中大败倭寇的国军英雄。

这些刀不需要波斯刀那样长达个把月的反复锻打,也不需要唐刀或者倭刀那样采用复杂的包钢或夹钢工艺,只需要两三天的锻打和磨砺,即锋利无比,可以轻松砍透元军冬季穿的三层皮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在刀身强度和抗疲劳方面,这些刀也比明军寻常配备的大刀强了好几倍,与普通大刀连续互击五次,仍然能够保持刀刃无明显豁口或卷刃,连续互击五次以上,才会出现小的豁口或轻微卷刃,但仍能保持刀身不断。

这些优良品质都得益于广宁有高温炼铁高炉可以迅速熔化乌兹钢,再经过谢婉清的指点,在浇铸剑胚过程中提前去掉气孔、气泡和杂质,迅速制造了一体成型的刀胚,节约了大量铸造时间。

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出身刀剑世家的蒯氏兄弟亲自锻造了两把寒光闪闪的宝刀送给朱植。

朱植取名为明月刀和明珠刀,平时就让明月和明珠两个小姑娘背着,给自己装逼,搞得像个骚包侠客似的,出门还整两个丫环装门面。

明月和明珠心里可是乐开了花,觉得辽王心里还是有自己的。

蒯富按辽王的要求,造出了十六支掣电铳,也就是后膛燧发枪,解决了可以从后膛迅速装弹的问题。枪管和枪托的长度都进一步变长了,整个枪支长度从最初的一米二改进为一米四。

新的掣电铳虽然射程略有下降,但射速更快、精度更高。如果加上刺刀,长度将近两米,更适合近战格斗。

如果仅仅考虑射速、射程和命中率这三项指标,一支前装燧发枪的击杀效能要顶五支传统火绳枪,一支后膛枪要顶二十支传统火绳枪。

如果再考虑恶劣天气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近战格斗性能,一支后膛枪可能要远远超出二十支传统火绳枪。

照此推算,明军一卫京军精锐共装备有一千支火绳枪,在正常条件下,可与四十支后膛枪抗衡一下。

如果在下雨等非正常条件下,估计连二十支后膛枪都打不过。

辽王清楚地记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使用后膛枪的六千英法联军在炮兵的支持下,在陌生地域对阵拥有主场优势和一万蒙古铁骑的三万多清军精锐。

开战仅半天,英法联军仅以阵亡五人的代价,击毙僧格林沁麾下一千多蒙古铁骑,进而引起清军的全面溃败。

朱植现在唯一要担心的是,到了嫩江,特别是以后到了漠北,恶劣的天气对人体和枪支的影响。

他还清楚地记得,在后世的长津湖之战中,即使神勇如志愿军,也因肢体被冻僵无法冲锋,枪支被冻住、不能正常击发,遭受了巨大损失。

为了减少冻伤损失,朱植一面让张石组织全军开始进行野外抗冻和求生训练,一面让大能三婶组织所有能拿针钱的妇女们都来赶制羊皮背心,羊皮手套和羊皮靴,至少确保参战将士关键部位不被冻坏。

可惜的是手摇式缝纫机一直没有来得及研制,否则将士们都能穿上更为合身的皮大衣。

为了防止枪械因涂上了羊油牛脂被冻住,不能正常击发,朱植和蒯富又组织了好几次试验,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平时将枪支提前用厚厚的羊皮枪套装好,作战前用火烤一烤,最好在被窝里用人的体温焐一焐,只要打响第一枪,就可利用枪弹射击带来的温度保证后续射击的连续性。

辽王很快开始了之国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调兵遣将。

辽东都司的吴高、吴杰、杨文都不在辽东,他就让张石以辽东都司参谋长的名义发布命令,让朱大能率广宁左护卫全军北上长春堡,作为主力,做好出征准备。

周兴负责从沈阳粮仓调集两万石粮食到刚刚筑好的开原城,再由宋忠率三万卫负责转运至长春。

盛庸就地驻守双辽城,做好城防、西辽河巡防和越冬工作,向长春输送五万石胡萝卜干和两千匹军马,先前支援双辽的直属步兵营也转驻长春,以备大军调遣。

曹楚材的夜不收就留在双辽,负责做好辽河两岸蒙古部落的安抚工作,密切关注后续动向。

驻防辽阳的广宁卫和驻防银州的铁岭卫各拨出一半人马共同进驻沈阳堡,防范女真。

为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