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广播站2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9章 大佬登门谈生意,赵家线名满大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马车经过风景如画的曲江池,来到江畔的赵府。

赵宏一踏入家门,小孙子赵阳就兴奋地扑了上来,清脆地喊着:“爷爷!爷爷回来啦!”

爷孙俩紧紧拥抱在一起,赵阳的小脸蛋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仿佛整个世界的快乐都集中在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

赵宏抚摸着孙子的头,眼中满是慈爱。

“阳阳,爷爷不在家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好看门啊?”赵宏笑着问道。

赵阳挺起小胸脯,得意地说:“当然啦!爷爷,你走后,还有宵小来偷窥呢,不过都被我巧妙地解决了!”

他手舞足蹈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仿佛自己是个英勇的小战士。

赵宏听后,心中甚感欣慰。他拍拍赵阳的肩膀,夸赞道:“阳阳真是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爷孙俩正享受着这难得的相聚时光,突然,门房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朝廷来了两位大官,正在前厅等候。”

赵宏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赶紧出门相迎。

赵尚书和王院长一见到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商人赵宏,心中就暗自佩服。

赵宏那精于世故、人情练达的模样,显然是个经商多年的老商贾了。

他们心中不禁疑惑,这样的商人,为何能制造出连工部都自愧不如的优质电线呢?

“想必这商人背后定有一套不为人知的技术秘诀。”赵尚书心中暗自猜测。

当然,这技术是人家的看家本领,两位朝廷大员也明白,不会强行索要。

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赵宏能尽快供货给工部。

“只要你能保证货源稳定,我们工部的电线产量就等于翻了一番,这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赵尚书笑着说道。

王院长就更急了,他急着要做变压器,需要赵宏手上的粗电线,希望赵宏的手头上还有更多的货,可以马上拿来使用。

赵宏听了两位大佬的诉求,痛快地回答道:“没问题,我这次从岭南来长安,运了几船货,其中就有不少电线,正是准备交付给工部的。只是需要工部先查验样品,确认质量后才能正式供货。所以这些电线都还在船上,等着运下来呢。”

王院长一听,大喜过望:“太好了!我们已经查验过了,你的电线品质上乘,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事不宜迟,现在就带我们去看货吧!”

赵宏一愣,他也没想到人家会这么急迫。不过既然人家有需要,他自然得尽力满足。

于是,他应两位朝廷大员的要求,带着他们来到了繁忙的码头,登上了停泊在此的赵家货船。

货舱内,一卷卷电线码放整齐,堆了满满一个货舱。

两位朝廷大员一看,眼睛都直了。

他们只知道赵宏这次带来的电线不少,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多,简直超乎想象。

赵尚书指着那些电线,惊叹道:“这么多电线,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做了多久啊?”

赵宏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回答:“也没多久,大概半个月的产量吧。”

“什么?才半个月?”赵尚书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他们工部做这么多电线,得忙上半年呢!

王院长则抚掌大笑:“哈哈,赵尚书,这下你可不愁电线不够用了。”

赵尚书也笑了,心想:“确实是个好消息。只要采购他们的电线,工部的人就可以转去做别的事了,能省下不少人力。”

“不过,这价钱……”他话锋一转,看向赵宏。

赵宏明白他的意思,笑道:“赵尚书放心,我给您的价钱只有市场价的一半。”

“这么便宜?”赵尚书有些不敢相信。

赵宏解释道:“因为我在岭南办了厂,那里盛产橡胶和铜,都是制造电线的原料。原料便宜了,价钱自然就下来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策略,赵尚书和王院长暗暗点头,在原料产地生产电线,当然比他们大老远的运原料到长安来加工生产要便宜得多,看来这个赵宏很有商业头脑。

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赵宏当场就拿到了工部的长期供货合同,价钱只有市场价的一半,加粗的电线价格略低,但仍比工部的细电线便宜。

虽然价钱不高,但他的成本低啊。

赵宏用玉书给的技术,使用最省时省工的方法加工,再加上流水线的生产模式,生产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