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利的要求
旧金山湾区南部,圣克拉拉谷,这里就是未来网际网路高科技公司大名鼎鼎的矽谷。
当然,八十年代的矽谷,其实也很出名了,这里已经是老美的军工科研重地了,洛克希德公司在这里有核心实验室,惠普在这边,同样有着重要的研发中心。
而李长河的【long】科技公司就设置在了这里。
办公室里,签署完最新一份入职文件之后,李长河又坐在了办公桌后面思索了起来。
跟其他公司的放手不管不一样,科技公司这个,李长河是亲自出手管辖的,盖利诺只是充当了副手。
没有让盖利诺全面负责的原因就是李长河要在这家公司打上自己的印记,这也会是他走到台前打开欧美影响力的第一步。
其实在80年这个时间节点,科技公司的创建,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因为电脑科技算是刚踏入民用的起步阶段。
未来pc端领域的巨无霸英特尔和微软目前都是小卡拉米级别。
当然,在来到矽谷之后,根据最新搜集到的消息,英特尔和微软都已经搭上了ib的车道,踏上了他们崛起的第一步。
办公室里面,李长河现在思索的,就是接下来的发展路线。
一种,是搭乘tel联盟的顺风车,借着英特尔和微软的这股东风,把自己的科技公司做大。
另一种,就是借着年代的便利,大力收拢人才,走苹果公司的模式,一切都自己搞,做自己的系统,自己的软体体系,从晶片到成品机,全都一体化。
这种模式好处就是自己可以做成平台,类似未来的苹果,形成一个生态闭环,但是坏处嘛,费时费力。
结合未来的认知,李长河在思索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决定选择第一种,搭乘tel联盟的顺风车。
主要是苹果那种自运营模式,在pc时代实际上效果并不好,pc时代的苹果数次临近倒闭,李长河觉得,跟他的自封闭运营模式有很大的关联。
市场在扩张时代的时候,开源扩张才是最快铺设市场的模式,然后尽可能的发展用户。
而等到用户有足够的基数以后,自运营封闭式的生态循环才会产生效果,所以苹果真正的辉煌,是等到了移动通讯苹果智慧型手机时代才爆发。
跟着tel联盟混还有个好处,就是借着英特尔和微软的扩张,李长河可以把自己的公司扎根在他们的身上,然后后慢慢发育。
而如果是苹果模式的全方位发展,那到时候大概率的可能就是三足鼎立,tel联盟,苹果,以及李长河的公司三家相互抗衡。
这要是李长河是欧美人也就罢了,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到时候是最危险的那个。
不管是老大跟老二打架把他这个老三乾死,还是他成了老大,老二跟老三联起手来干他,幕后到时候都可能会有欧美权贵的影子。
九十年代到两千年的网际网路扩张这十年,幕后存在着老美政府核心的利益,这些利益,他们未必会允许一个东方人来摄取大头。
更何况以国内的工业进展,软体半导体工业在九十年代需求量并不大,移动网际网路时代,才是国内半导体软体工业爆发的时代。
所以八九十年代这个时候,李长河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一定特别出头,还是悄悄地进村,寄居在tel联盟身上发展壮大吧。
想到这里,李长河又想到了他这两天的新发现。
在盖利诺为他搜集的矽谷同行业公司名单里面,李长河看到了一家名叫rsi的公司,中文名字叫关系式软体公司。
李长河对这个公司没什麽印象,但是在这个公司的负责人一栏上,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拉里埃里森,也就是未来大名鼎鼎的甲骨文公司的老板。
而李长河在了解之后果断断定,这家1977年才创建,去年才发布第一款产品的rsi公司,大概率就是未来的甲骨文公司。
他没兴趣收购甲骨文,也不打算入股现在的rsi,就像他之前考虑的,拉里埃里森这样的男人,未必会愿意当他的工具人。
但是资料库这个行业,确实可以作为李长河的一张底牌,一张他加入tel联盟的王牌。
想要立足tel联盟,光指望个人电脑的销售是不行的,对于半导体和软体行业来说,电脑实体机销售是它们的下游,他们随时可以更换。
毕竟未来的什麽惠普啊,戴尔之类的,都是基于tel联盟的电脑厂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