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6章 吴三桂的大逃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数万兵马尽为西营降人。”

“而王爷的老本劲兵或损失于山西,或被困于陕北。”

“残余也派与了胡国柱,用来为大军断后。”

“现在杨武在邙山反叛,孙可望不日就将过河。”

“若以降兵而讨杨武,实乃抱薪救火尔。”

“唯有带着大军火速西行,方能存下一丝力气,好与孙可望在陕甘继续周旋!”

吴三桂原本在杨武驻守邙山,是想要他烧毁船只,迟滞孙可望的行动了。

而今这支部队的造反,无疑让吴三桂陷入了绝境之中。

孙可望的主力即将前来,要是不能迟滞几日。

那么即便胡国柱在伊水挡住了冯双礼。

吴军的西撤也注定是一场亡命之旅。

只是到来现在,吴三桂留在洛阳断无生路。

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踏上这条亡命之旅呢。

“好!我军当火速西撤,定不能让孙可望追上!”

吴三桂思索片刻后,也是想通了关节,当即下令吴军继续西撤。

很快,在陕西到洛阳的官道上。

数万吴军狼狈而逃,一路上盔甲、兵器、火炮不断地丢弃。

更有大批西营之兵四散。

整支吴军主力不战便已经濒临崩溃。

而几乎在同一时刻,第一批驾前军在杨武的接应下渡过了邙山。

得知吴军火速西撤后。

还在黄河北岸的孙可望迅速亲自带兵来到邙山,随后便下令已经渡河的驾前军火速追击。

大将杨嗣龙和杨武率先出发。

杨嗣龙率三千骑兵先行,杨武率本部兵六千余人随后。

一场大逃亡之战就此展开。

十二月初四日,吴三桂火速行军至新安。

一路上吴军尽弃火炮、辎重。

更有高达五六千人的西营降兵逃散。

在一系列的打击下,这支曾经高达十一万人的吴军主力。

此时哪怕吸纳了部分大顺降兵,握着吴三桂手中也已经不足五万人。

为了迟滞驾前军。

吴三桂又不得不命马唯兴带兵五千,镇守新安。

第二天,吴军继续西撤,途中又有大批兵将逃散。

而此时此刻,杨嗣龙带来的骑兵已经抵达新安。

眼见城中有吴军驻守,杨嗣龙迅速绕过新安继续西行。

马唯兴见状派出兵马出战。

然而他麾下的兵马根本不愿打,一经接触便一哄而散。

马唯兴也只能长叹一声,收拾残兵继续固守新安。

十二月初六日,吴三桂带兵抵达渑池。

经过清点,吴军还有马步兵三万八千余人。

而与此同时,杨嗣龙率领的三千骑兵,途中吸纳了两千余西营兵马后。

也抵达了渑池城下。

吴三桂见状,不得不抽调老本兵。

并派遣大将胡守亮出城迎战,暂时击退了杨嗣龙。

但是在同一天,杨武带兵抵达新安。

城中的西营兵产生骚乱,马唯兴见状不敢在迟疑。

便在新安举城易帜。

十二月初七日,吴三桂留下三千兵马交予高承恩统领在渑池断后。

自己亲统三万余吴军继续西行。

同一天,孙可望派陈建统率骠骑镇打着自己的龙旗只趋渑池。

当看到孙国主的龙旗后。

渑池的西营兵大动,陈建亲自来到城下招降。

高承恩和陈建这两位蜀藩旧人得以重建。

当天下午,渑池城门打开。

高承恩率部易帜。

第二天,陈建率骠骑镇继续西行。

在陕州至渑池的大路上追上了吴军主力。

吴三桂令大将胡守亮统率骑兵出战。

西营兵战斗意志低迷,吴军败下阵来。

陈建带兵直冲吴三桂的王旗。

侍卫鲁虾等人拼死护卫,这才得以让吴三桂脱身。

十二月初九日。

吴三桂收拢残部抵达陕州。

经过清点后,吴军此时还剩下兵马八千余人。

其余的数万兵马皆散落不见。

“孤从军二十余年,从未有过今日之败!”

陕州城内,吴三桂嚎啕大哭,整个人都生出了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