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是一年冬。
这年老宋国公要回京,早早就的就来了信。
宋老太太脸上高兴,宋国公府也早早的准备起来。
老宋国公在外征战戍守,无召轻易不能回京。
今年也是皇帝瞧着宋国公府添了曾孙,破例让宋国公府提前一年回京复命。
老宋国公府回京的那一日,带着一千骑兵浩浩荡荡的进城,皇帝在十里坡亲自迎接,进宫后又大摆宴席,昼夜笙歌。
等老宋国公府回国公府时,已经是第二日了。
宋国公府上下的早早就准备好了,都在门前等着。
等了好一阵,才看见宋国公和宋璋一起回来。
这还是沈微慈第一回见老宋国公。
虽说已经是快七十的老人,但精神奕奕,双目凌厉有神,从人群中过来,便见一股气势。
只见老宋国公直直往沈微慈面前走过去,看了一眼沈微慈怀里的孩子,又看着沈微慈笑:“你就是我孙媳?”
不同于宋国公不笑时的严厉,他笑起来竟也格外和蔼。
沈微慈就忙恭敬的福礼点头。
她还没来得及说话,下一刻怀里的孩子就被已经被宋国公抱进了怀里。
只听宋国公爽朗又中气十足的笑声:“这小家伙长的好,讨我喜欢。”
说着抱着昫儿就往前走。
门口等着一行人也连忙跟上。
宋璋走到沈微慈的身边,笑着握着沈微慈的手道:“我祖父是这样,你别多心。”
沈微慈摇摇头,跟着宋璋一起往前厅去。
这次随行回来的还有二房的二老爷,二房长子宋淮安仍旧留在西恩的。
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昫儿自到了宋国公怀里就没离开过。
昫儿又恰是正好动的时候,呆在宋国公怀里也不安分,伸出小爪去抓宋国公垂下来的胡子,又是逗得满堂大笑。
宋国公回来,几乎不说边疆战事,只说最近国公府的事。
三房的孙辈一个一个站去宋国公面前让宋国公看。
宋国公还特意问起了二房次子宋长泽的病,听到他说腰上仍旧未痊愈,也隐隐难受叹息,当下就给宋长泽拨去一间宅院地契和四间铺子给他。
宋家的子孙多多少少都有功名,能挣前程。
宋长泽在战场上伤了腰,或许一辈子不能再动武器,宋国公单独照顾宋长泽,是为他往后留个保障。
趁着他在,往后宋国公府要是分了家,宋长泽也能凭着这些过得衣食无忧。
宋国公这是对孙辈的怜惜和苦心,旁边三房自然也不敢开口。
宋老太太不做声也应下,二夫人和二老爷还有甄氏和宋长泽,忙去感谢。
沈微慈都看在眼里,第一回见的宋国公,原是这般温和的人。
与她想象中的凌厉与冷酷,完全不同。
夜里又摆了宴席,请了旁支亲戚。
再过了两天,又给宋国公办了洗尘宴,宋国公府连着几日都是热闹的。
沈微慈因着当家,办宴会是最累人的,府内布置和人情来往,还有应酬招待都要她亲力亲为,实也是累人。
一场接风宴,四五日才完,沈微慈夜里已经累的浑身酸痛。
她本是不喜欢那些应酬,挂着假笑又要显得交情极好,还得在人前显得端庄。
沈微慈趴在贵妃榻上,让月灯给她揉肩,又打着哈欠问:“世子还在喝酒?”
月灯笑道:“估摸着是。”
“国公爷瞧着又是个豪爽喜欢热闹的,今夜里来的都是从前的旧部,估摸着世子爷得陪着到半夜去了。”
沈微慈唔了一声,又微微侧头看向月灯:“你与凌霄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正好昫儿与清娪也快走路了,到时候几个一起长大。”
月灯脸颊又红了红,低头仔细给沈微慈揉肩:“随缘吧。”
说着她又道:“奴婢照顾着景湛也好,那孩子听话的很,虽然才一岁多,却是省心,还容易亲近人。”
“如今我倒是喜欢上那孩子了,当成自己孩子养了。”
“凌霄也喜欢他,回去了还常常抱他呢。”
沈微慈怅怅一叹:“倒是辛苦你了。”
月灯忙道:“没什么辛苦的,夫人还特意送了一个婆子过去帮着照看,我其实也不累。”
沈微慈眯着眼,昏昏欲睡,又喃喃道:“日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