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窥春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06章 宋璋离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宋璋在老国公爷丧事的第三天就走了。

一家人都身穿孝衣,等在城门处送宋璋。

宋璋身边带了近千人,浩浩荡荡的排列整齐,打算一路招兵买马往西恩去。

城门口官员和皇帝派去的太监相送,宋家人只是坐在马车中送宋璋一程。

沈微慈坐在马车里,轻轻掀开马车一角,看着远处骑在马上的宋璋,英挺高大,背脊笔直,眼眶又通红起来。

怀里的清娪趴在马车窗户上,小手指着宋璋的方向,高兴的喊:“娘亲,那是爹爹。”

说着就要放开嗓子喊起来。

沈微慈忙捂了清娪的小嘴,放下帘子,强忍着泪沙哑道:“爹爹有事情忙,别叫爹爹。”

“爹爹忙完了就会来找我们了。”

旁边的昫儿连忙问:“爹爹去忙什么?”

沈微慈一眨眼,眼泪忍不住,连忙又偏过头去,用帕子沾在眼角。

旁边月灯见状,连忙将两个孩子拉到身边,问他们待会儿想吃什么,回去了买回去。

到底还是小孩子,很快就被吸引去了注意。

沈微慈再掀开帘子往外看时,宋璋骑马在最前头,已打算走了。

在放下帘子的那一刹那,她看见宋璋隔着众人回过了头。

他的眼神锐利,冲破众人,定在了她身上。

沈微慈眨了眨眼,在泪眼中视线再清晰时,早已看不见宋璋的身影。

回去的路上,马车外是喧哗的人声,她轻轻撩开帘子看向外头,便见摊贩吆喝,阁楼上人来人往。

一片繁荣景象。

西恩的战火离京城很远,离这些百姓更远。

宋国公的头颅被挂在高高的长枪上给金人振奋人心,宋国公府人人哀戚,外头也依旧一片太平。

没有多少人伤心。

沈微慈放下帘子,莫名的情绪涌动,难以自抑。

宋国公的丧事尤其隆重,吊丧的人不绝,一连办了半月才稍冷清下来。

太子殿下与皇帝也亲自过来吊唁,似乎是为了弥补宋国公府,皇帝当场便定下宋国公府三姑娘宋玉溪与太子的亲事。

等丧期一过,便举行大婚。

这场宋家人期盼的联姻被皇帝拖了许久,现在终于落地。

宋玉溪算是孙辈,不同三老爷要守三年丧期,只需一年便够了。

之前宋老太太大寿时,太子殿下也来过,当时还特意让宋玉溪去太子面前拜见。

太子李临川对宋家人格外客气,更与宋璋交情深厚,还有老宋国公的培养养育之恩,这门亲本也该顺顺利利的。

只是太子来时,面对宋家人的暗示,李临川明显没有多余的意思。

三老爷让宋璋去李临川面前提起此事,宋璋却一口回了。

太子妃的事不是李临川说定就定的,最重要的事皇帝的意思。

要看皇帝怕不怕宋家的势力更大。

再有李临川那年才十八,还远不到急着论亲的时候。

于是这桩事就这么一直搁置了。

宋玉溪的婚事也一直搁着,想等着就算成不了太子妃,那在李临川身边做个侧妃也是好的。

将来李临川即位,即便做不了皇后,好歹也是个妃位。

如今皇帝亲口赐下这一门亲事,算是给宋国公府唯一一点安慰。

沈微慈这一月里几乎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的忙着宋国公的丧事,上上下下的打点安排,夜里还要与女眷们一起为老宋国公诵经守灯。

宋老太太伤心过度一病不起,二夫人忧心仲仲也病了。

三夫人虽能帮一点忙,但还要去照顾着宋老太太。

沈微慈身边也只有麻利的婆子可用。

正是秋雨绵绵,阴沉转凉的时节,一场雨缠绵三四日,天空阴沉沉的压下来,便是沈微慈忙完最后一日,身子也病了。

宋国公牌位前的长明灯要人守三月。

前七日所有人都守着,后面便是轮着来。

宋老太太发了话,即便病了也要去。

沈微慈拖着病,守了一夜回去后,愈病的厉害。

但手头上的事还没完。

这一月宋国公府收的礼也还没用册子整理出来,更没有去清点,全在库房堆着。

沈微慈病的厉害,咳了两天,只好让身边的婆子过去清点,和负责库房的管事一起将册子整理好。

沈微慈病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