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
武侯祠的大门庄严肃穆,朱红色的大门在阳光的映照下略显深沉,门楣上高悬着的“汉昭烈庙”匾额已经没了原本的光泽。
常威就坐在武侯祠门前的石阶上,看着常小蛮劝说麦子。
“你快点吃呀,再不吃就冷了。”
“我不吃,我不饿。”麦子斩钉截铁的说着,小手不自觉的揉了揉肚子。
常小蛮仿佛没听见,把石阶上的饭盒打开,更浓的香味飘了出来。
麦子情不自禁的吸了吸鼻子,倔强的脸上,表情逐渐舒展,但只是闻着香味不肯伸手。
常小蛮都急了,见劝不动麦子,就朝着大门的位置喊着,“麦子爷爷,麦子爷爷......”
“瓜娃子,人家都送来啰,你想吃就吃一个吧。”麦子爷爷提着两把竹制的小椅子出来,对常威道:“领导,坐椅子上吧。”
常威连忙起身接过来一把,又掏出香烟递过去一支。
老头把腰后插着的烟锅子拿出来晃了晃,拒绝了常威的好意,扭头慈爱的看了眼孙女,歉然道:“麦子不懂事,给您添麻烦啰!”
“麦子很懂事,您教的很好。”
“我啥子都不晓得,教不了娃娃。”老头连连摆手。
常威看到他食指肚上的老茧,奇怪道:“您当过兵?”
老头乐呵呵笑了下,“三七年出川抗日,四八年起义反正,去朝鲜的时候他们嫌弃我年纪大了,现在我还是街道的民兵教练呢。”
常威肃然起敬,“那您是英雄。”
老头腼腆的笑了笑,“我算啥子英雄哦。”
常威却异常认真,“打过小鬼子的都是英雄。”
老头对上常威清澈的双眼,这是最简单朴实而纯粹的感情,他心底的记忆被触碰一下,半晌后才沉重的点了下头,“川人,不负国。”
抗倭牺牲的军民三千多万,为何单单川军总被提及?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装备差,牺牲多。
而是因为,他们是出川抗倭。
“出”才是重点。
在国家和民族意识未完全觉醒的年代,小鬼子还没能到川省烧杀抢掠,他们却主动选择出川。
大门里,庭院深深,古柏参天,它们犹如忠诚的卫士,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傲然挺立。
这些古柏树干粗壮,树皮斑驳,枝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吟着古老的歌谣,将历史的回声传递。
台阶上,两个小人儿的脑袋顶在一起,正在小口小口的吃着发糕,听见大人们的交谈,常小蛮就夸道:“麦子,我大舅舅说你爷爷是英雄诶!”
麦子情不自禁的骄傲了下,礼貌回赞道:“小蛮,你的大舅舅是个好人。”
“我大舅舅也是英雄,他可有好多奖章呢。”常小蛮高兴的摇晃起脑袋,奶呼呼道:“我大舅舅是处长,还是个大官呢。”
麦子不懂处长是多大的官,听了小丫头的话点点头,“我知道,我看见你爸爸对他敬礼了。”
“那不是我爸爸,是我的继父,我姓常,是大舅舅的小孩。”常小蛮小脸认真的纠正着。
麦子抠了抠脑袋,大眼睛迷茫,“小蛮,什么叫做继父?”
“我也不知道呀,妈妈说父就是爸爸的意思。”
“哦,那为什么不叫继爸呢?”
常小蛮也不懂继父和继爸有什么区别,她只是美滋滋的靠在常威的腿边,抬头看去时,漆黑的眼眸里都是光。
接下来的日子里,常威每天会前往调查厅审核山南调查局的人员名单。
这里面有很多是解放出来的农奴,培训之后要派往次大陆潜伏。
每个人他都会亲自见一面,全知之眼下,红或者黑无处躲藏。
平叛的过程很顺利,在失去了首领后,各处叛军失去指挥,要么选择投降,要么被消灭干净。
常威插手下,这场战争不会再拖延数年。
第三天杜野从京城返回,呈交一份总参下达的牛皮档案袋,小声道:“给您发了五套将校呢,我觉得这个天您也穿不上,就给您放家里了,娘亲自收的。”
这事常威昨天打电话的时候已经听说。
常天和常珑叽叽喳喳的抢电话,哀求能分他们一件,就算现在穿不上,也给他们留着。
自常家上一代开始,能穿上军装,似乎已经成了他们最骄傲的事情。
只有杨敏抱着将校呢,在常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