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他所图何事?”徐镇川问道,这事透着古怪,袁晁冒着巨大的风险,改变朝廷的征税方式,如果说他仅仅为了他这个总捕头征税的时候方便一些,那他就不是什么要造反的枭雄了,根本就是一个一心为公的能吏!
不过,这可能么?
果然,袁晁在其中,没憋好屁。
听了朱文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讲述,徐镇川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唐兴县各乡包税的银钱,全部上交给县衙,经手人,正是袁晁,袁晁收到钱财之后,带人前往台州或者其他的地方买粮,以次充好乃是惯用的手法,更有甚者,袁晁直接入股了台州一家大粮商的店铺,左手过右手,到了最后,大部分钱财,却落入了自家的口袋。
这里面,果然有巨大的利益在驱使。
事实上,袁晁的大部分身家,都来源于此。
而且,他经常小恩小惠地雨露均沾,基本把整个县衙都拖入其中,就连胡县令身边最倚重的师爷,也每月固定从袁晁的手中领取花费。
好大的手笔!
在袁晁多年的经营之下,唐兴县县衙的上上下下,都紧紧地围绕在他的身边,如果说县令胡陈是明面上的县尊的话,那么袁晁甚至可以被称作实际性的县令!
而这一切,身为县令的胡陈,竟然都不知道!
他也就知道每一年的赋税,都是按时如数入库,至于品质如何,早被管库的胥吏糊弄得五迷三道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袁晁在以次充好,还以为唐兴县总捕头,在征缴抢粮一事上,是个不可多得的干才。
你说他还能明白点啥?要不老汤说他是个糊涂官,这一天天的!
知道了这一切,徐镇川在震惊之余,也长处一口气,既然明白了袁晁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自然有办法收拾他,没了钱,看他如何养兵,又如何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