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话里话外的意思,陈、徐二人之中,肯定有一人是假,你说怎么偏偏就让他们在宋州地界上碰上了?
这回想装糊涂都不成,真要是放走了假参军,那真参军不管是谁,一道本章递到朝廷,自家这里少不得就是一个“不察”的罪名,这……这可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卢纶凑到了殷刺史耳边,低声说道:
“叔父在上,小侄从老家出发,借道江淮前来宋州,一方面是为了探望叔父,另一方面乃是躲避安史叛军借道前往长安。
路过江淮的时候,听说了不少关于宣城徐山的传说,什么七息成诗,什么智取袁晁,什么登台唱戏,据说他和天台山国清寺的湛然大师还有来往。
如此看来,真正的台州徐参军乃是智勇双全之辈,如果眼前之人就是,那么叔父万万不能与他结怨啊……”
卢纶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整个大堂静得落针可闻,或多或少都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面。
陈思远一听就急了,刚想说话,却被徐镇川抢先开口。
“陈参军,我来问你,你说你宝应元年与徐某一起登临书判拔萃,三月选官、最迟四月就应当出京,而如今已然是十月。我来问你,这足足半年有余的时间,你都干什么去了?”
陈思远听了,没好气地回答:“陈某做事,何容你一个假冒参军置喙!?哼,也不怕实话告诉你,陈某在长安与众多好友盘恒了几日,随即又赶往河东,向家中高堂报喜,这才来晚了!”
徐镇川听了,哈哈一笑,转过头看向殷刺史
“太守可还记得,中午在酒楼之时,这位陈参军训斥小二的话语?他说他从江淮而来,亲眼得见江淮百姓对张巡张太守的感念之情。
嗯,三月选官,四月盘恒,又回归故里报喜,随后折向江南,借道江淮前来宋州?
哈哈,怪不得陈参军上任这么晚,原来这半年的时间都扔在了路上!
不过徐某倒有一事不明,河东与江淮一南一北,宋州正好坐落正中,从河东出发前往江淮,必然要路过宋州,陈参军既然选官宋州参军事,为何过门而不入?
徐某只听说过先贤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到真没听说过上任也有过门而不入的说法。
嘿嘿,陈参军,你是真拿我大唐的官职不当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