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启直播混大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2章 守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大唐憋出来一个损招,守选。

守选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守选,是针对刚刚获得官身的人,也就是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人。

通过了科举考试,有了做官的资格,嗯,很好,不过你们这些进士、明经年龄都太小了,等等吧,进士四年,明经五年,到了时间再来吏部,到时候再给你安排。

你还没招,要想不等这四五年的时间,行,给你个上升通道,考制科,什么博学宏词,什么书判拔萃,只要你能考上,立刻安排!

但是那玩意考得上么?在大唐,制科不是每年都开,就算有,一科考中的人数,不是俩儿,就是仨儿,有的时候一个没有,这才是正经八百地仨瓜俩枣糊弄人呢。

你要是考不上,乖乖等着,急也没用,这就是守选。

第二种守选,是针对已经当过官的人。

比如你好不容易熬过了四五年,到了吏部选官,行,选吧,正经的官位,四年一任,选好了,上任去吧,四年以后记得回来啊。

等你当了四年官,到了长安吏部,行了,接着守选吧,具体时间没准,根据你的出身、资历、功绩、考核等等各方面条件,再给你定出来一个时间,短的,三年四年,最长的,十二年。

傻了吧?

当了四年官,要想接着当,平均八年以后再说!

八年以后来长安,选官,上任,当官,卸任,守选,只要你的品级还在六品以下,就是这个循环的过程。

什么时候超过六品了,行,这才算是进入了大唐中层官员的行列,也就是说进入了天子的视线,这种时候呢,守选这种事就差多了,一般一年两年的就给你安排了,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这边还没卸任,那边调令就来了。

你说这官当得闹心不闹心?

还别不服气,在大唐低级官员里面,一辈子二三十年,只当过两三任官员的人,大有人在!

这种制度,在大唐,就叫做守选。

事实上,也正是守选这种制度,基本保证了大唐低级官员的流动性,总的来说,对大唐朝廷的好处不小。

但是,具体到官员身上,尤其是低级官员身上,就有点扯淡了。

十年寒窗、九载遨游、二月科场、一篇诗赋,这得折腾多少年?好不容易考中个进士,你让我回家等着去?我摔!

博学宏词、书判拔萃,今年不开制科?我摔!

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四年卸任,啥?还让我回家等着去?等待的时间比进士守选时间还长!?我摔!

我上你这儿当官来了,还是裹乱来了!?

人这一辈子,除了孩提时代求学的十年,真正能够当官的时间,也就三十年,结果给你大唐当八年官,剩下这二十二年我干啥去!?怎么过日子,好歹得吃饭吧?这么一算,这一辈子除了落了一个官员的名声,还能剩下啥!?

这些低级官员愤懑之余,也得谋求生计啊。

这个时候,节度使来了。

不光是节度使,还有什么观察使、盐铁使之类的使职。

这些使职,类似于明清时代的巡抚,在朝廷来讲,是高官,但是只有光杆司令一个人,想要办事,得自己组织人手。

节度使就说了,来吧,甭跟家种地了,来我这帮忙吧,干得好了,我向朝廷给你请功,别的不敢说,起码是个官员的身份,说不定还能升职呢。

低级官员说了,节帅,你可来了,我等你等得花都谢了,你以为我想种地啊?这不是没饭吃吗?

事实上,在大唐的中后期,使职遍布天下,数不尽的低级官员在守选的时候,也不再傻乎乎地跟家等着了,大量涌入了节度使的幕府之中充当幕僚类官员,什么推官、巡官、判官,都是这类官员的正统称谓。

不但如此,节度使说话也算话,麾下幕僚真有干得好的,确实会向朝廷上奏,给他们请官。

朝廷不想给。

节度使就不干了,闹呢?你把我派出来管理这么大一片地方,还不给我配官员,就我老哥一个,我能干点啥?自己找人帮忙,除了给钱,怎么也得给他一个官职啊,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没有官职,那就是白身,谁管谁去!?

朝廷一看,得,没办法,想辙吧。

官职不给不行,但是就这么给,也不成啊。

比如兵部侍郎这种官职,总不能朝廷有一个,然后江淮有仨,西南有俩吧,那不乱套了?

大唐也有能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