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孙凶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六章 苟久了,就变成真狗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昌授课时,能一言中的,甚得夏侯始昌重视。

后来夏侯始昌被封为昌邑王太傅,便去了昌邑王府。

刘进之后,就再没有听说过后仓的消息。

“母亲,鲁王世子何以拜托到祖母那边?”

“你不知道?”

史良娣露出疑惑之色。

刘进摇了摇头,有点不太明白。

我知道什么?

“我史家起于鲁国,鲁国史家也算是望族。后你外祖父清臣公来长安就任,我们一家才搬了过来。史家和鲁王府素有交情,鲁王世子找过来,也算是情理之中。”

“原来如此。”

刘进这才反应过来。

他还真不清楚史家的来历。

甚至,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相关的信息。

“刘庆忌此人,如何?”

史良娣想了想,沉声道:“鲁恭王不喜文辞,却偏偏得了古文经传;如今鲁王,膝下三子,刘庆忌是嫡长子,未来最有可能继任鲁王。他这个人名声不错,喜好黄老文字。老太君说,若你和鲁王世子交好,未来也许可以成为你的臂助。”

“我知道了!”

不管什么年代,都少不了这人情交际。

史家是鲁国望族。

便少不了与鲁王一脉的联系。

这一来二去,人情便落在了刘进的身上。

也是好事!

齐鲁之地,人杰地灵。

刘庆忌这个人,给刘进的感官也不差。

说不得以后真能得到一些帮助和支持!

……

陪史良娣吃了午饭,刘进就提出告辞。

史良娣,有些不舍。

可她也知道,刘进既然已经出宫了,便不好在太子宫里停留太久。

能够一起吃顿饭,对史良娣而言,已非常满足。

依依不舍送刘进上了车。

史良娣又反复叮咛了一番,总算是松开了手。

车仗驶出长乐宫,刘进的心情算不得太好。

这次入宫,实在是太难受了!

刘据避而不见,一副小家子气。

在刘进看来,难成大事。

既然不是一路人,就尽量不要凑到一起。

只是如此一来,却让史良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这也让他心里感到有些愧疚。

回到侯府,刘进依旧闷闷不乐。

好在没过多久,赵破奴在赵安国的陪同下,自藁街搬来了侯府。

“闻君侯奉命组建新军,老臣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昨日的颓然之气,已一扫而空。

赵破奴看上去很精神,衣袍虽有些老旧,但精神头和以往大不相同。

龙行虎步,尽显出一派威武气概。

刘进自然大喜。

他把赵破奴请进了书房,并请他上座。

“进不通兵事,有赵侯相助,如虎添翼。”

他说完,露出惭愧之色,“只是虎豹营骑只有两部编制,怕是要委屈了赵侯。”

“练兵,多有多的练法,少有少的练法,各有利弊。”

赵破奴却不在意,笑着说道:“只是新军组建,琐事繁多。军饷、军械、装备、辎重,以及兵源,要一一落实。老臣有个建议,君侯募兵,不妨自五陵子弟招募。五陵子弟皆良家子,且十分骁勇。只需稍加磨练,就能成为一支精锐。”

五陵子弟,泛指长安周边的陵邑。

秦公陵、霸陵、长陵、安陵和阳陵。

西汉时期,特别是早期,喜欢修建陵邑。

一陵一邑。

五陵加起来,便有几十万人口。

八百人,招募起来不是难事……

刘进找史高打听过。

早五十年,从五陵招募人马会有些困难。

那时候是文景之治的末期,国库充盈,民生富庶。

但随着汉帝接连对匈奴的征讨,赋税逐渐家中。

特别是对商人的赋税越来越重,再加上诸多物资被朝廷掌控,令商贾越发感到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大量土地兼并的情况。

很多农民在失去田地之后,失去了生存的依靠,便开始自谋生路。

这时候募兵,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招募到充足的兵源。

“赵侯,这件事便拜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