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仙人、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普贤菩萨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华严经》中记载白叙:“善财”童子为尊上
文殊菩萨曾住过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不过“善财”童子却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就道业。尊上文殊菩萨某次说法时,“善财”童子前往请教如何修持菩萨道,在尊上文殊菩萨指示下,“善财”童子开始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创造了佛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善财”童子在普陀洛迦山拜谒尊上观世音菩萨,得到指点教化后亦示现成为菩萨。但在明代民间小说《南海观音全传》里,善财童子却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善财是个孤儿,在大华山过着苦行生活。为了验证他的诚心,妙善公主(也就是观音)要土地公找众仙假扮强盗、恶棍,欺凌她并使她跌落断崖,此时,善财毫不犹豫地随她一起跳了下去。这份真诚的求道心,使善财童子随侍在观音菩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