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7章 朱大人果真非凡人可比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dt>

&esp;&esp;奉天殿。

&esp;&esp;暮春时节,应天府早已下过数场雨了。

&esp;&esp;一场又一场的春雨,唤出了大地的生机。

&esp;&esp;整个应天府仿佛被一团绿色包裹,不停地培育着新的生命!

&esp;&esp;湛蓝的天空下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聚集着南北的商客。

&esp;&esp;如同商客一般,应天府的主人也要早早起身来谋生计。

&esp;&esp;与商客不同的是,前者是为整个大明谋生计,后者是为一家谋生计。

&esp;&esp;天还未亮,奉天殿就已经灯火通明了,宦官们将大殿的石砖、台阶、玉柱等等都擦的干干净净。

&esp;&esp;这也是奉天殿的主人如此要求的,一定要使之不惹一点尘埃。

&esp;&esp;寓意着朱元璋想将大明治理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esp;&esp;绝对不可以有丝毫污垢,,他曾经说过不能以大明王朝的颜面不为重。

&esp;&esp;更不能让大明存在一处藏污纳垢之所。

&esp;&esp;大明是需要一代一代老朱家的人去经营的,今天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朱元璋的儿子朱桐将要被提拔至中书省。

&esp;&esp;按着这几个月以来的铺垫,好不容易才到现在局面,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esp;&esp;朱元璋端坐在偏殿,闭目养神,月色渐渐淡去。屋外的水汽溢到屋内。

&esp;&esp;空气都是湿漉漉的,看着所有大员纷纷进人奉天殿,朱元璋也微微挪动身子,端起一碗茶呷了一口。

&esp;&esp;因为时常熬夜容易精神不振,再加也上了年纪身体也与当年有了明显区别了。

&esp;&esp;所以需要常常饮茶来缓解疲劳,提神醒脑。

&esp;&esp;与此同时,朱桐正在府上穿朝服,徐宜帮他把乌纱帽小心翼翼的端来,

&esp;&esp;他轻轻扣在头上,满怀着希望与期待,步就上了轿子。

&esp;&esp;徐宜今天也是十分的激动,因为这个日子不仅仅对大哥意义非凡。

&esp;&esp;对他徐宜来说更为重要,是他从平民一跃成为士大夫阶层的关键时刻。

&esp;&esp;早早就将朝服穿在身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esp;&esp;这一切都源于大哥,如果没有大哥自己早就饿死在应天府了。

&esp;&esp;自己的富贵都是大哥给的,没有他的举荐,陛下连徐宜两个字都不会见到的。

&esp;&esp;今后无论大哥到了什么地位,自己将永远追随于他。

&esp;&esp;有任何危险自己都会将大哥挡在身后!

&esp;&esp;……

&esp;&esp;悠扬而又威严的钟鼓声,在一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回响。

&esp;&esp;待鼓三严,即政事从一品。”

&esp;&esp;“升刑部员外郎赵延庭为刑部尚书,刑部右侍郎张茂之为刑部左侍郎,特升徐宜为刑部右侍郎。”

&esp;&esp;太子朱标宣读结束,整个奉天殿文物百官都目光投向了朱桐。

&esp;&esp;朱桐平静地站在原处,身后是赵延庭、徐宜二人。

&esp;&esp;赵延庭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一跃成为刑部尚书,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

&esp;&esp;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显贵都源于朱桐朱大人,一定是朱大人在陛下面前举荐的自己。

&esp;&esp;心中暗暗发誓,今后一定效忠于朱桐朱大人,鞍前马后不辞辛劳。

&esp;&esp;自己在刑部一天,就会让刑部成为朱大人永远的支持者。

&esp;&esp;这位徐宜从一介草民上升到如此显贵地位也一定是朱大人的手笔。

&esp;&esp;想着朝徐宜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esp;&esp;徐宜对此事早已知晓,但真正来临时内心的兴奋却是很难压抑住的。

&es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