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要晚几日到京,可是父亲和母亲来信催促,说是你要完婚,我想这可不能耽误,就水路并进,从潭州跑回汴京了。”
吕好卿微微一笑,俊朗英气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未得到缓解的疲惫。
“嗐!舅父和舅母何必呢,如此赶路,累坏了吧?”韩明招呼下人给上一些小吃和茶。
“那可不行,这婚礼可是一辈子一次的事情,我可不想错过。”接过金蕊递上的茶碗,吕好卿微微点头致意。
“怎么样,岳麓书院的生活如何?比起汴京是不是差点?”韩明端起自己的那碗茶,心想终于能喝进口了。
,!
“还好吧,南方近些年随着人口资源的倾斜,开发较之前不错了,但想和汴京比,还是不行。”
“大哥哥当年送我离京,曾说过大宋目前是以‘一国养一城’的大政策执行。”
“我之前一直不以为意,但这次在荆湖转了一圈,感触良深。”
吕好卿打开话匣子,一阵发表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和感言。
“得得得,别唠这些嗑了,目前的国策,我们还没资格管,这些未来的事先放一边。”
“你这次回来,应该不走了吧?”韩明看着吕好卿问道。
“不走了,岳麓书院的课业结束了,我也正好回京预备下一次的会试 。”吕好卿点点头回答。
“嗯,那就好好休息一下,趁着我大婚,你放松一下这些年的求学劳累。”韩明看到一表人才的表弟很是欣慰。
“也没那个时间,我母亲这次让我回京,是有意想给我议亲。”吕好卿英俊的脸垮了下来。
“行,先成家后立业嘛,总归是对你好的。”
韩明倒是没感到意外,毕竟这位表弟和自己同龄,不过是晚几个月而已。
不过看对方似乎有点不想议亲?
“我倒不是反对议亲,这种事本就是人生的一个经历,但我有点不太想随随便便的就娶回家一位。”
吕好卿的话让韩明一怔,这小子的想法,有点意思啊!
“你是心有所属了?”韩明眨巴着眼睛问道。
“没有没有,我这些年忙着学业,哪有时间”吕好卿似乎对于这方面的事很小白。
“那舅母的意思是看上哪一家了?”韩明八卦问道。
“没有说,只是在我准备会试期间,让我参加一些游会,多见见人。”吕好卿实话实说。
“应该的,你这有好些年不在京里,多走走,多看看,总有合适的。”韩明边聊天边拿出之前的名单看了起来。
吕好卿也探过头,在上边打量:“咦?张家姐姐?”
“对啊,这是我母亲,你姑母准备的官眷名单,怎么?想起小时候挨揍的回忆了?”韩明坏笑一下。
“哼╭(╯╰)╮!论起挨揍的次数,还是狄家的谅哥儿比较多吧!”吕好卿可不承认自己小时候被张桂芬揍的事情。
“哈哈,那倒是,你俩半斤八两,大哥别笑话二哥!”
韩明贱兮兮的声音让吕好卿脸涨得通红,纯属气的。
“我昨天傍晚回城的时候见到张家姐姐了。”发觉斗嘴自己真不是个,吕好卿只得转移话题。
“哎?”韩明先是一惊,然后合上名单:“我说呢,原来母亲是提前得到消息了。”
“你们这一个个,总是给我来突然袭击。”
然后似乎想到什么,开口道:“等会儿,你小子是不是知道什么?”
“说!你们是不是合伙想整什么活?!”
看到咄咄逼人的韩明,吕好卿立马表示没有,并且举手发誓。
“奇怪?那为啥回京的事儿,一个人都不和我说呢?”韩明摩挲下巴,喃喃自语。
“也许是想给你个惊喜?”吕好卿讪笑一声。
“可拉倒吧,别整成惊吓就行。”
韩明撇撇嘴,随口问道:“对了,谅哥儿最近什么情况?”
吕好卿顺嘴说道:“官家把他从陈州调回汴京了,托狄相公的福,荫补三班奉职”
话没说完,吕好卿身子一僵,额头冷汗一滴一滴的渗出,僵硬的转头看着书桌后的韩明。
韩明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好好好!”
“大哥哥,我!”吕好卿知道自己说漏嘴了。
“我可去你的吧!”韩明把名单直接砸向吕好卿,对方身手不慢,直接躲过了,跑到门口躲着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