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8章 各方反应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纷纷躲避,让开城中大道。

报信使者马不停蹄,一路冲进城门,向着大内皇宫疾驰。

看着使者一闪而过的背影,老百姓顿时惊醒,热烈讨论起来。

“怎么个意思?西夏撕毁协议了?”

“我靠,老子没听错吧,西夏又兴兵犯境?搞啥子哟?”

“多灾多难啊,多灾多难啊!”

“当初宋夏之战,我们就一败涂地,根本打不赢啊。”

“那也要打,怎么可能打不赢就不打了,那边境百姓怎么办?”

“话不能这么说,毕竟边境离京师还远,只要不打到这里就行!”

,!

“放屁,你这是不把边境当国土了?”

“就是,大宋土地,一分也不能少!”

“唉!意气之争,意气之争啊,只能是劳民伤财啊!”

“。。。。。。”

整个汴京百姓都陷入讨论之中,而对于此时的大宋君臣来说,更是一个愁的头发都白的情况。

文德殿,此刻的仁宗皇帝正有些手抖的捏着薛向转呈的军报。

而宫外众多的车辆不断汇聚,前往皇城内。

第一时间抵达的是政事堂的两位大相公——韩章和富彦国。

紧随其后是枢密使曾明仲,汴京驻守禁军统领英国公,以及一干军政大佬。

当他们被宣召入内,看到脸黑如同锅底的官家,这帮大佬都心里一沉。

“军情紧急,朕也不客套了,这是陕西六百里加急,西夏擅自撕毁庆历和议,领兵犯境,你们看怎么办?”

仁宗皇帝一副头疼的把军情奏报递给韩章,随后陷入沉默。

在一干军政大佬观阅完毕,仁宗皇帝直接点了一下枢密使曾明仲,示意他来讲讲。

而老曾同志原本就被军改忙的脚不沾地,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更是心累的要了老命。

“陛下,如今西夏擅自起兵,无非是借题发挥。”

“依臣之猜测,一来许是陕西军改触动了他们,想要我们叫停。”

“二来,是想趁此向我们示威,表达他们西夏依旧军力强悍,不容挑衅和侵犯。”

曾明仲把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这让韩章有些皱眉。

因为他的话明里暗里是对韩明军改一事的推责,认为是韩明主动推进军改引发的战争。

“陛下,臣以为枢密使此言差矣。”

事关自家孙子,而且官家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性子,一旦官家认准根子在韩明,再加上若是官家不想开战,那么就有可能让韩明背锅,来平息此次动乱。

这是韩章绝对不能容忍的。

“大相公说说自己的看法。”

仁宗皇帝呼出一口气,平静的看着韩章。

“陛下,臣以为,西夏攻宋之贼心,一直不死,此次进兵,无非是寻一个借口。”

“即便没有军改之事,也会照常进攻。”

“所以,不应以此来怪罪前线众人。”

韩章的话让仁宗皇帝微微点头,最后他将目光转向一直沉思的富彦国。

“富大相公,你有何见解?”

听到官家叫自己,富彦国立马出列答道:“陛下,臣以为韩公和曾公所言皆有道理,但此时我们应该着重在是战是和,而不是追责。”

富彦国的话让所有人都点头赞成。

“嗯,此言有理,不知卿有何看法?”

富彦国立马鞠躬行礼:“陛下,西夏此次来势汹汹,可见对方早有准备,那么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平息战乱的。”

“臣以为,应当先行下令,让陕西边军迎战,至于之后的情况,再按战情讨论。”

富彦国的话很稳重,这也是所有军政大佬的意思。

“英国公呢?怎么看?”

被提问的英国公立马抱拳出列:“陛下,臣以为如今边军新改,还不能构成有效战力,应从中央禁军挑选能征善战之士,驰援边疆。”

“可!”

仁宗皇帝终归还是对韩明的军改后的新军有些拿不准。

“陛下,臣愿为主帅,率军出征!”

英国公顺势提出外出带兵支援的请求。

“各位觉得呢?”

“有英国公坐镇,可保边境无忧!”韩章等人立马赞成道。

“那就不要耽误时间了,英国公即刻统兵出发,驰援前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