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传遍整个岳台上下,瞬间全军沸腾,嘶吼出声,不断用拳头敲击着胸口战甲。
“北伐契丹,收复燕云——!”
“北伐契丹,收复燕云——!”
“北伐契丹,收复燕云——!”
“。。。。。。”
整个誓师北伐的场面彻底失控,所有人都疯狂嘶吼,声震九天,让所有的见证者都眼眶通红,兴奋莫名。
百年前,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使得中原历代王朝失去了天然屏障,屡屡遭受外敌入侵。
百年后,大宋终于有了和辽国一战的底气,终于有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能力。
,!
那么就很简单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韩明辞别了精神振奋的哲宗小皇帝,又告别了发自肺腑声援的宰执朝臣,还有老迈的父母与妻子儿女。
率领着这支由大宋四大战区最精锐者组成的北伐大军启程上路,取道大名府、冀州、河间府、莫州、雄州,直抵新城一带驻扎。
在这支军队里,不仅是有着曾经号称大宋第一精锐的静塞铁骑,还有着刚刚从西域战场上锻炼出来的西军、西南战场留存的都护府军、以及多年探索海外积累相当经验的东部水师,真可谓雄师云集。
在将领方面,那更是群星璀璨,郭逵、章楶、种师道、种师中、姚古、姚平仲、宗泽、高遵裕、刘昌祚、燕达、王恩、李常杰、种诂、种谔、种诊、姚兕、姚雄、折继祖、折继世、折克柔、折克行、折可求、王韶、董毡、狄谅、狄谘、狄咏、曹评、张樵、潘孝严、郭青石、沈从兴、顾廷烨、郑骏、郑骁、段成潜,段成泳,耿介川,钟大有,刘正杰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这些将帅,堪称大宋老中青三代的结合,有完全体的成名将帅,也有正在飞奔在路上的进击体将帅。
但是归根结底,这帮人都是大宋军队的骨干人物,顶级将帅之才。
以至于不少略通军事的大宋官员都不由得高声感叹:“也就是威名赫赫的韩大相公了,否则的话,就是换成郭太保或者狄武襄公,也肯定带不了这群骄兵悍将!”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颇具目光的文武官员都心中暗暗振奋,认为此次北伐势必能够一战而胜,收复燕云。
为了保存体力,韩明并没有贪功求成让大军急行军,选择了让宋军主力按正常速度行军,并计划用两个月的时间赶到新城一带的岐沟关下寨。
在此期间,宋军主力全面北上的消息,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辽国边境。
这让整个辽国都震动不已,纷纷来到道宗耶律洪基面前商谈宋军北伐的对策。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