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82章 两大王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神机营,军队名。

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

清朝沿用明朝军制,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建立的神机营俗称洋枪队,则是一支装备洋枪、洋炮的军队。

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年),早一个世纪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队领先于世界的佐证。

但是在这时空,比起明代的神机营,韩某人提前了近三百年把这个名称注册了,也提前将成建制的火器部队规划完成。

为了这个神机营,韩明带着沈括等一干军器监大佬,忙活了将近二十年,才堪堪将后世元明清时期的各类火器推陈出新,研制出来。

尤其是明清时代最为着名的红衣大炮,这个原本的舶来品,现在根据大宋的科技树,自己点了出来。

当军器监所属城东实验工坊打出第一个炮弹的时候,半个汴京城都被震动。

而这标志着大宋火器史进展正式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后世《明太祖实录》记载,宋火器的出现有效改变了中原王朝对北方草原异族攻守之势。

自宋哲宗始,到明太祖建立大明期间,中原王朝时有乱局,但未曾让北方异族有丝毫异动。

明太祖朱元璋曾明言:“正是大宋火器的发展,让宋末即便地方派系林立,中央失去掌控,但是北方异族依旧不敢南下牧马。”

“而大明也没有重蹈五代宋初的局面,在这样相对稳定的形势下,由南到北,统一天下,结束宋末乱局!”

甚至包括后世主动推行君主立宪的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明末帝,也曾经在万国会议上公开表示:“若无大宋火器发展,明末面对东西方列强,将会呈现帝国崩塌之局面。”

近代革命派之父、国父孙逸仙也赞扬宋朝火器历史:“这是一个足以划时代的创举,它比西方欧美等国的火器发展更加强大,更加早。”

“正是因为中国人早早掌握了这项武器,才能够在明末乱局中,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泛滥。”

至于新中国的建立者伟人则是认为:“比起帝国主义掌握这些技术,只有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才能合理完全发挥这些火器的价值。”

韩明和沈括等人被后世奉为华夏火器史的‘开创者’、‘先行者’,流传千年之久。

而另外一支军队,则是同样规划完毕,重新出道的静塞军,这位重量级选手更是亮瞎了当时的整个宋军内部。

静塞军是北宋初年一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宋朝骑兵部队,创建于宋太宗赵炅时期,曾在多次对辽战斗中击败契丹精锐骑兵部队。

宋朝建立初期缺马,无法组建大规模骑兵军团。

后来太宗赵光义北伐得马四万匹,因此亲自督建了大宋历史上最强的一支骑兵部队——静塞军。

满员3000人,一人五马,骑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开200斤的硬弓,彪悍异常。

而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这支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在历次对契丹作战中,未尝败绩,屡次正面打败辽国最强的王牌军队铁林军。

在着名的唐河战役(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中,静塞军骑兵作为宋军的先锋,作战勇猛,首先攻入敌阵并冲垮辽军阵型,辽军大败。

宋军追击到曹河,斩首五千,获马万匹。

捷报送至开封,群臣互相庆祝,宋太宗下诏褒奖诸将,给予丰厚的赏赐。

北宋的静塞军、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女真的铁浮屠、蒙古重甲铁骑是并称于世的五大铁骑。

而随着大宋北伐失败,以及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签订,这支大宋最强骑兵部队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失在世人眼中。

为了表彰静塞军的功绩,仁宗时期重启静塞军名号,成为中央禁军中的一支仪仗队,不再复当年驰骋沙场的战绩。

韩明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对静塞军有着特殊情感,毕竟这是能够在正面战场上抵御、抗住,甚至获胜的强悍骑兵。

比起后世吹嘘的‘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大清八旗部队,大宋静塞军可是名副其实‘静塞不满万,满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