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0章 大军开拔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朱棣轻声解释道,“你有一点说的不错,那就是辽东之地对我们太重要了,无论如何都要先拿到辽东再说,”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推开门大步离去。

“王爷,其实借助高句丽、蒙元残部和倭国他们三方打败李景隆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把握好分寸…”

书房中的帷幕拉开,一个身着黑色僧袍的光头从中缓步走出。

“不,”

朱棣抬手打断了姚广孝后面要说的话,“我可以输,朱允炆也可以败,但是大明不可亡。”

朱棣平静的看着妖僧,目光深邃,轻声喃喃道,“说到底…我也是姓朱啊。”

姚广孝哑然,没过一会儿又放声大笑。

……

金陵,

东郊,西郊,两座军营寨门紧闭,内部仅剩几十名老卒驻守。

北城门,十五万将士披甲执锐,眼神狂热的看着高台上那位大明天子和身着金甲的东京王,

在朱允炆的点头示意下,誓师大会正式开启,

礼乐瞬间停止,齐泰在高台上手持圣旨,大声宣扬着燕王的重重恶行,而后又将他与外邦勾连的罪证一一罗列,

不得不说齐泰作为老成持重的大臣,确实稳得一批,年龄都这么大了,声音依然状若洪钟,在他慷慨激昂的宣读下,场内所有人都他的情绪所感染,战意盎然。

在齐泰念完檄文过后,朱允炆沉声喝道,“赐酒,壮行!”

看着台下的所有将士都分到酒碗后,朱允炆也端起了碗,高声喝道,“今日朕以此酒为将士们壮行!”

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后,朱允炆再次喝道,“大明!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台下瞬间响起了海啸般的回应,震耳欲聋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李景隆单膝跪地,双手接过朱允炆递来的天子剑,眼中迸发出炽烈的光芒。

他缓缓站起身,面对台下十几万将士,抽出天子剑,剑指苍穹放声高喝,“将士们!燕贼朱棣联合番邦高句丽侵袭我大明疆土,我们该怎么办?”

“战!”

“战!”

“战!”

李景隆紧握手中宝剑,身体因为兴奋在微颤,“不错,我们唯有一战!不胜不归!”

“不胜不归!”

“不胜不归!”

李景隆胸口有些发热,怒声喊道,“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排山倒海般的声浪再次掀起,十几万将士的情绪已然达到了高潮。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骤然响起,抬眼望去,城楼上的擂鼓之人竟是大明皇帝朱允炆,

大明皇帝此刻在亲自擂鼓,为他们壮行!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凡是大明之人,无不下跪。

过了一会儿,站在高台上,李景隆将宝剑入鞘,再次朝着城楼深深一拜后,转身面向将士,高声喝道,“出发!”

“遵大将军令!”

耿清怒喝一声,一马当先,带领着数万先锋军率先行开拔,李景隆走下高台,骑上战马,带领着中军紧随其后,后军此时也已整列完毕,随时跟随。

城楼。

耿炳文扶着身前的栏杆,看着先锋军离去的方向,见到他孙子耿清那骁健的风姿时,嘴唇微颤,老泪纵横,

先锋军走出视线后,耿炳文颤声道,“谁还敢言我大明军中后继无人!”

此次随大军出征的不仅只有耿清,还有张悍勇,刘三金等十多位年轻后辈,并且都在军中担任要职,

曾经那些只会在金陵城中耀武扬威的二代三代勋贵们,一转眼都已经成长到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了!

出征二代们的家眷此时也和耿炳文一样,站在城楼之上,目送着他们的孩子远行,心中有担忧,也有欣慰。

“一晃眼,孩子们都长大了啊。”张兴国擦了擦眼角,低声说着。

张兴国是张悍勇的生父,在早年大战中负了伤,封了个爵位后就一直闲赋在家。

刘家当家主母邹氏低声说道,“耿大哥家的耿清有出息了,都独领一军了啊。”

耿炳文低声道,“皱家妹子误会了,我那孙子不过是沾了先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