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东平国。
太平府学宫,位于无盐城东。
由李儒安排工匠,将四座相近的府邸,打通过后修缮而成。
如今学宫的事物并不多。
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编修书籍,也就是将原本竹简上的文字,重新整理、补全过后,搬运到书籍上面,从而印刷成册。
这样的事情。
原来的汉室每隔数年,便会大规模的进行一次,而且朝中还有专门的官吏,负责编修书籍之事。
学宫南角。
一座水榭之中,张靖、郑玄、程昱、郭嘉及学宫数名学子正襟危坐。
双方以张靖、郑玄为首,相互交谈,余者多作倾听之态,鲜少插话,众人不时颔首,对二人所言皆表赞同之色。
“张府主!”
郑玄看向张靖,缓声道:“如今竹纸现世,与刻印之法相得益彰,假以时日,书籍必成寻常之物,学子亦将倍增,然先贤之论,必有其深意,彼时,百姓智开,杂念必起,汝可有治之之法?”
方才他们谈到开启民智。
郑玄表示,有竹纸和刻印之法,为民启智并不算难,不过多花一些时日而已,只是为民启智的弊端,同样是非同小可。
如老子道德经有言。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智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这里面的愚字,也并非是愚弄百姓们意思,更非是愚民思想,而是老实、纯朴、憨厚的意思。
因为这样的百姓,不会有什么杂念,更注重道德与自身修养,从而更加好治理。
反之。
若平民百姓都开启了智慧,其心思就会变得更为复杂,如勾心斗角、偷奸耍滑、阴谋诡计,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等等,就会滋生。
从而导致国之难治。
当然,老子的理念便是无为而治,他的这种说法,哪怕是张靖,也不敢说其是不对的。
更有孔子论语中讲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有很多种解读,不过不管是哪种解读,张靖都能看出其中的不易,特别是积极方面的解读,更是让他觉得不太现实。
毕竟孔子的那个时代。
想要做好教化万民,那是极为艰难的,往后几千年都没有做到。
而消极方面的解读就简单多了。
横看竖看,就愚民二字。
不管是老子的思想,还是孔子的思想,都明确指出了一点,那就是开启民智,非是明智之举。
对此,张靖心中有数。
“康成公!”
见众人将目光投了过来,张靖表示丝毫不虚,喝了一口茶汤之后,开口道:“在下对此道,亦有两分浅见,还请康成公试听一二。”
“府主请讲!”
郑玄闻言目光灼灼的看向张靖,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他倒是很好奇,这位有什么样的浅见。
其他人自同样如此。
特别是郑玄的一众弟子,他们本就对张靖充满了好奇。
“依吾之拙见!”
张靖看向郑玄,神色肃然道:“无论是否开启民智,皆应重视法制!”
“以法为衡,以渡人心!”
“为民启智后,人心将变得灵动,欲望等杂念,势必滋生,往昔之道德观,亦将因此而受冲击,此乃无可避免之事,乃必经之过程!”
“而百姓开智之后。”
“其能识文断字,亦能轻易通晓秩序之运转,即律法。”
“当百姓知晓律法后,其心中便有一杆秤,知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在吾观之!”
“律法乃人性之底线,而道德,则为人性之升华!”
“一污浊之国,若人人讲律法,而非空论道德,终此国,将渐有人情味,道德亦将渐归!”
“反之,一洁净之国!”
“若人人不讲律法,而终日空论道德,强求人人大公无私,终此国,将堕落为一伪君子充斥之污浊之国!”
“道德为规则之剑,律法乃秩序之剑,秩序为主,规则辅之,便是吾之治民之道!”
“康成公以为如何?”
张靖说完后,将目光收回,极为装逼的端起茶汤抿了一口。
开启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