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做面食的大婶,拉面、刀削面、面疙瘩都很擅长,有会做水饺的,会做年糕的,会做卤味的等等。夏九还提议做粉丝煲之类的,方便又快捷。
&esp;&esp;当然有少数不会的,但这不妨碍他们当跑堂、打下手。
&esp;&esp;有这么多样的吃食,新鲜又好吃,天天吃都吃不腻,铺子开出来肯定能赚钱。
&esp;&esp;夏九把他们的想法跟裴炯和严裕远、夏志达说了,他们当然支持,还帮着出主意。
&esp;&esp;夏志达最近比较忙,托了郭源君和邓敬衡帮忙找铺面。两人找了十来天,才找到了合适的铺面。
&esp;&esp;铺面在城北集市旁面的一条小路上。这边离大宅院不远,人流量不算小。那边都是一层的铺面,后面有院子和房子可以做后厨和其他用途。
&esp;&esp;难得有三个相邻的铺面,只是这三个铺面,两个只卖不租,一个只租不卖。
&esp;&esp;因为单个铺面面积不大,铺面的位置也不是特别好,加上城北的铺面本身价格也不高。铺面作价七十两银子一间。
&esp;&esp;本来邓敬衡想直接买了,郭源君提醒说,说不定大宅院里的人想买,你反正不差这点家产,就别买了。
&esp;&esp;夏九想了想,自己的银子刚刚好够,就买了一间。另一间是大宅院里的一位大婶买下了。
&esp;&esp;大宅院里有的是能工巧匠,装修以及开铺子需要的各种器具都全包了。大家忙活了大半个月就把铺子收拾出来了。
&esp;&esp;夏九只提了一些建议,具体都是大婶们做主,夏九也没入股,只收铺子的租金,按照正常租金的八成。不过铺子里需要的咸菜之类的优先找葛家买,新鲜蔬菜优先买董家的。
&esp;&esp;裴炯听他们说了铺子里要卖的东西之后,说:“那么多吃食,不如就叫“百味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