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射雕我要当老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1章 长安城色目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长安城

杨康贴出安民告示

长安百姓们:

我大金王师,奉天承运,今已收复长安。此乃正义之举,旨在恢复太平,护佑苍生。

吾等深知百姓久历战乱之苦,故特颁此令:凡蒙古人及色目人于长安侵占之百姓土地,皆予清查没收,旋即分予无地之流民,使其有田可耕,有业可依。

同时,严令彻查蒙古统治期间,投靠蒙古之金国叛徒,其土地财货,一并没收,悉归流民。

为助流民安居乐业,特订新规:土地分配之后,流民享有五年耕种之期,其间收获按三比七比例分成,流民得七,官府取三,以作公共之需。待五年期满,土地尽归流民所有,永为其业。

又,为苏民困,长安及本次冬季攻势以来收复之诸地,皆免田税三年。望百姓勤于农事,各安其业,共筑长安之繁荣盛景。

若有知晓金国叛徒行迹者,或遇不法扰民之事,皆可至官府告发,吾等必当秉公处置,严惩不贷。

大金太子都元帅南征元帅完颜康

天命二年三月五日

告示一经贴出,长安城百姓们纷纷围聚而来,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那饱受蒙古人欺凌、失去土地的老农,浑浊的眼中泛起泪花,激动地说道:“这可是咱盼了许久的好事啊!本以为此生再难有自己的田亩,如今大金王师竟能为咱着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旁边几位年轻后生也面露振奋之色,摩拳擦掌:“终于能有田可耕了,咱定要好好劳作,莫负了这大好机会。”

而提及金国叛徒时,人群中则响起阵阵愤怒的咒骂声。

一位老者气愤地拄着拐杖,颤声道:“那些个叛徒,为了一己私利,出卖祖宗,投靠蒙古,害得咱们在自己的家园都要受尽屈辱。如今就该好好惩治他们,把他们的东西都分给大伙。”众人皆点头称是,眼神中满是对公正裁决的期待。

对于田税减免和流民安置的政策,百姓们更是赞不绝口。

一些家中贫困、难以度日的流民相互拥抱,泣不成声:“这下好了,有田种,还有几年不用交税,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一位略有见识的书生模样之人,站在一旁抚掌叹道:“此等善政,既能安抚民心,又可促进生产,大金若能始终秉持此念,何愁天下不治?看来这完颜康元帅,倒是个心系百姓之人。”

一时间,长安城中原本压抑的氛围渐渐被希望和期待所取代,百姓们似乎看到了生活重新步入正轨、家园恢复繁荣的曙光。

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与憧憬,大街小巷都在传颂着告示的内容,人们也开始积极地为新的生活谋划起来。

或是准备农具,或是商议互助耕种之事,整座长安城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告示引发的积极氛围中,杨康并未停歇对长安百姓的安抚与建设举措。

杨康迅速调遣麾下军队,将士兵们分成若干小队,分散至长安城中各处受损区域。

这些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积极投入到房屋修缮工作之中。他们扛着木材、搬运着砖石,不辞辛劳。

有的士兵熟练地爬上屋顶,修补破损的瓦片,动作敏捷而有序;有的则在墙根处,和泥砌砖,加固摇摇欲坠的墙体。

一位老兵一边挥动着手中的工具,一边耐心地向身旁帮忙的百姓讲解修缮的要点,他粗糙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老乡,这墙角可得夯实了,不然日后风雨侵蚀,又得遭罪。”

百姓们心怀感激,纷纷拿出家中仅有的食物和水,想要犒劳这些士兵,但士兵们皆婉言谢绝,只道这是元帅的命令,为百姓做事乃是分内之事。

在军队的努力下,一座座原本破败不堪、满是战争创伤的房屋逐渐恢复了生机。墙壁重新变得坚实,屋顶也不再漏雨,门窗被修缮得整整齐齐。

孩子们在修缮一新的房屋前嬉笑玩耍,大人们则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

他们对杨康和大金军队的敬意与信任愈发深厚,私下里传颂着元帅的仁慈与军队的纪律严明。

而杨康不时亲自巡查修缮进度,他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这长安,不过是他宏伟蓝图的开端。

唯有让百姓真心归附,金国方能真正崛起,逐鹿天下,成就不世霸业,也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为更多的人带来安宁与繁荣。

随着杨康所推行举措的深入,长安城的色目人愈发惶惶不可终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