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元继续滔滔不绝地劝说道:“陛下,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一旦错过,恐怕再难有如此开疆拓土、扬我西夏威名之契机。
如今蒙古铁骑再次出击,金国已然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我西夏只需适时出兵相助,便如同顺水推舟,轻而易举便可坐收渔利。
况且,若此次战事顺遂,成功灭金,我西夏在诸国之中,威望必将如日中天,四方来朝亦非空想。如此美事,陛下怎能犹豫不决?”
拓跋浚硅见李乾元言辞这般恳切,赶忙在一旁附和道:“夏帝陛下,我蒙古大汗向来言出必行,诚意十足。
此次伐金之战,我蒙古铁骑定会全力以赴,冲锋陷阵。西夏只需出兵呼应,形成犄角之势,胜利之后,便可共享胜利之丰硕果实。
至于战后,金国西部广袤之地,我蒙古愿与西夏开诚布公,共商合理划分之法,绝无半点欺瞒。”
李纯佑听闻二人所言,心中确实有些动摇。李纯佑心里清楚李乾元野心勃勃,一直对权力和军权虎视眈眈,可眼前开疆拓土的诱惑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抉择。
就在此时,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走出列,拱手谏言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贸然行事啊!我西夏与金国虽时有摩擦,但多年来也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且签订过盟约。
如今若贸然撕毁盟约,与蒙古联合攻金,恐失信于天下,金国亦会拼死反击,我西夏国力本就不盛,恐难以承受如此后果啊。”
紧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纷纷附和:“陛下,夏大人所言极是,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破坏当下之和平局势,置我西夏万千子民于水火之中啊。”
李乾元听闻,顿时脸色一沉,大声呵斥道:“诸位休要在此危言耸听!我们何时与那完颜洪烈签过盟约?金国向来对我西夏虎视眈眈,不过是仗着国力欺压于我们罢了。
如今有蒙古相助,正是我们摆脱金国威胁,壮大自身的绝佳时机。若此时退缩,难道要一直仰金国鼻息,永无出头之日吗?”
李纯佑眉头紧皱,陷入了更深的沉思。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
思索良久,李纯佑缓缓说道:“既然皇叔如此有信心,朕便准你率领五万精兵出征。但你务必谨慎行事,不可贸然轻敌,一切以保全我西夏社稷为重。”
李乾元大喜过望,连忙跪地谢恩:“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凯旋而归。若有闪失,臣愿以死谢罪。”
拓跋浚硅见状,也暗自欣喜,心想联合西夏之事已成,伐金胜算又多了几分,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
夏吉等大臣眼见劝阻失败,心中满是无奈与忧虑。夏吉缓缓退下,面色如霜,眼中尽是不甘。
夏吉深知,这一战西夏看似有机可乘,实则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其他几位附和劝阻的大臣围拢过来,皆是满脸愁容。其中一位年轻大臣忍不住低声道:“夏大人,如今陛下已然决定,这可如何是好?”
夏吉长叹一声,摇头道:“我西夏国力有限,贸然参战,胜负难测。必然得罪金国,蒙古不过是画饼而已,蒙古和金国征战两年死伤几十万大军。李乾元野心勃勃,只为一己之私,却将国家置于险境。”
另一位大臣也忧心忡忡地说:“是啊,蒙古早已不是当年的蒙古了,金国在完颜洪烈父子手里已经不是蒙古能够战胜的了,这盟约只怕是镜花水月,到头来受苦的还是我西夏百姓。”
夏吉微微闭眼,深吸一口气,沉重地说:“如今木已成舟,我们只能寄望李乾元能谨慎用兵,但愿上天保佑我西夏,莫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说罢,众人皆是神色黯然,各自怀着满心的忧虑缓缓散去。
李乾元心中满是得意与兴奋,望着夏吉等人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弧度。
李乾元心想,这些胆小怕事之辈,怎能懂得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此次出征,自己将手握五万精兵,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实现自己多年来的野心。
在李乾元看来,金国如今腹背受敌,灭亡已是迟早之事。而自己,定能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立下赫赫战功,待凯旋而归,那西夏朝堂之上,还有谁能与我李乾元抗衡?
至于夏吉等人担忧的蒙古不可信,李乾元根本没放在心上。在李乾元眼中,只要能在灭金之战中壮大自己的势力,即便日后与蒙古为敌,也有了足够的底气。
李乾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