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来自朔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7章 天宝十四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岫如今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把父亲李林甫和阿思布李献忠的事情都供了出来,安思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看来,李光弼和仆固怀恩说的没错。李俊小小年纪,竟识破了安禄山的不轨之心。还曾借丰州府衙的口,建言安思顺尽早上表朝廷,奏报安禄山大逆不道。

可惜啊可惜。

安思顺自从接了一个“特进”的虚职,深以为耻,和皇帝生了隔阂。

亲征草原之后,除了公事公办的给皇帝上了一封给将士们请功的折子,再没有跟皇帝有过直接书信往来。

安思顺越想越后怕。他当初给李林甫和杨国忠一人去了一封信,信里隐晦提及安禄山可能会造反,却一直没有收到两位宰相的任何回信。

却不曾想,症结出在了这里!

李林甫和李献忠勾结,和安禄山一样,都是推动阿思布部起兵的罪魁祸首。李林甫屁股下面不干净,在李献忠的事情上避之唯恐不及。

李林甫可不敢告诉皇帝,李献忠起兵反唐是被别人逼的。万一皇帝调查,李林甫在背后的手脚一旦败露,岂不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李林甫知道皇帝对安思顺起了猜忌,他不怕安思顺有信会递到皇帝跟前。更何况,就算安思顺把话递到了皇帝跟前,皇帝大概率也不会听信安思顺所言。

杨国忠和李林甫不对付,这一点并不是秘密。朝堂上下甚至早开始了选边站队,不然安思顺也不会两边下注,同时交好李林甫和杨国忠。

杨国忠万一知道了李林甫和李献忠的勾当,一定会发动党羽对李林甫的势力进行打击,借此彻底铲除李林甫的影响力。

而李林甫已经一命呜呼了,如果杨国忠发起串联,李林甫的党羽一定会树倒猢狲散,把过去所犯之事的所有的罪名,全都安在李林甫头上。

这么一来,皇帝即便想对李林甫网开一面,也架不住李林甫一系兵败如山倒,总要拿已故的魁首治一番罪,好给朝堂和世人一个交待。

由此可见,若真的有人翻出来一些蛛丝马迹,把李林甫和李献忠的事情咬出来,再若让这些证据落入杨国忠手上,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杨国忠恨不能借所有机会扳倒李林甫,他安思顺的信只把李献忠造反一事推到安禄山身上,让杨国忠怎么回他的信?

安思顺问道:“你父亲和李献忠交流沟通一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李岫答道:“我姐夫杨齐宣知道,信就是我姐夫派人给李献忠送的。”

安思顺听完,诧异地问道:“既然事情只有你姐夫知道,你何必如此惊慌?”

李岫听安思顺这么问,一头杵在地上,发出嗵的一声:“特进,父亲刚死,我姐夫就跑了!”

郭子仪惊奇:“跑哪去了?”

李岫趴在地上哭道:“有人看见他进了杨国忠府上了……”

安思顺一听,心说李林甫一家算是彻底完了。

凭他这么多年对杨国忠的了解,若真有李林甫通敌的把柄抓在杨国忠手上,李林甫阖府上下,怕是难逃一劫。

李岫如今是病急乱投医,想着李林甫生前曾遥领朔方,算是安思顺的半个直属领导。当下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寄希望于皇帝看在安思顺和朔方的面子上,给李家留一条活路。

安思顺听李岫说了这么多,心下泛起一阵恶寒。

李林甫于朝堂和大唐来说,可能是个权臣和奸臣。但对于当朝皇帝来说,李林甫一辈子也算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李林甫临死前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待李林甫刚一咽气,皇帝竟然能避而远之躲到洛阳。

安思顺突然有一种感觉,这皇帝做事全凭个人的好恶,真是老糊涂了。

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啊。

安思顺让郭子仪打发李岫出了府,敷衍他会想办法。

郭子仪送李岫出了安府,一向警觉的他,发现有人似是在盯着安府。

郭子仪假意回身入院,绕到一旁,从院墙上翻了出去。

可惜,郭子仪只见有个身影已经一闪而走,待追到近前的时候,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郭子仪不敢大意,回去向安思顺禀明了此事。

安思顺思来想去,如果不是皇帝派来监视他的人,想必就是杨国忠的密探了。

安思顺能理解杨国忠的动机,这个时候一定会把李林甫阖府盯死了,特别是李林甫膝下三个有官职在身的儿子,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