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9章 坦克三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南京城守不守得住的问题上,赵骥和郭勋祺有着相同的判断——守不住。

赵骥是开天眼预知了结果,郭勋祺则是太过熟悉溃退状态下的国军是个什么德行,所谓兵败如山倒讲的就是此刻的南京留守部队。

历史上的郭勋祺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往苏南主动出击牵制,在和倭寇干了一仗后才退回皖南,这次则是在赵骥的“教唆”下改成了直接大胆往南京方向出击。

按照预定作战方案,郭勋祺率领144师集结进入攻击发起位置,本军新7师也开始在马鞍山区构筑工事做好接应准备。

赵骥则率三支队步兵一团和炮兵、工兵等辅助部队在之前撒出去的政工人员接应下,分散进入马鞍山以东、南京城以西的农村地区隐蔽待机。

很快,倭寇就借着淞沪取胜的气势,兵分三路直扑南京城下,国军则以原湖南军阀唐生智为统帅,调集了包括87师(已改编为71军)、88师(已改编为72军)、中央教导总队以及第74军在内的十余万大军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

倭寇一共投入了八个师团,在加强了航空兵、炮兵和装甲兵的情况向下,仅用四天时间就攻占了南京的全部外围阵地,随即又集中全部炮兵力量开始进攻南京城墙。

此时微操大师已经早飞到武汉去了,而战役最高指挥官唐生智除了发布一堆“与阵地共存亡”“决心尽力固守”等类似宣传口号的话以外,再未下达任何有丝毫实质意义的作战命令。

再战三日后,倭寇从光华门位置突入南京城内,两军随即爆发了激烈的城垣争夺战。

国军此战不可谓不顽强,和倭寇在各处阵地上展开了反复攻防,战况极为激烈,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已经躲到武汉的微操大师给唐生智去了一道“可相机撤退”的命令。

交火前不撤非要打,战况最激烈的时候又突然喊撤,整个南京守军顿时就陷入了混乱之中,何况正在与敌人交火的部队岂是说撤就能撤得下来的。

唐生智先是下达了一条大部从正面往南突围、少部随司令部渡江北撤的书面命令,但随即又下达了一条如不能突围亦可渡江撤离的口头命令。

这下子可就乱上添乱了!

倭寇围三缺一,江边是没有阻击的,以国军惯有的思维逻辑,他们大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渡江撤离的选项,然后一窝蜂拥到平坦无守的江畔地带。

可是……唐生智没有提前安排渡江工具!因为几天前宣布誓与南京共存亡的他才刚把所有渡船全部烧毁了!

国军装甲兵团三连幸存的三辆德制1号坦克撤到茫茫江边发现无船可渡时欲哭无泪,无奈之下,士兵们只能抛弃坦克搭乘临时搜集来的小木船逃生。

装甲兵周驰坐在船上看着遗留在岸上的坦克默默流泪,他是书香门第出身,当初弃笔从戎选择加入装甲兵团就是出于一心报国的满腔热忱。

长期相处下来,周驰已经跟自己的坦克产生了血脉相连般的感情纽带,多好的坦克呀,本该是冲锋陷阵的利器,现在却要把他们白白遗弃……我不甘心啊!

“回去!开着坦克回南京跟小鬼子拼了!”周驰猛地站起身来跳下船涉水往南岸返回,“不过就是一死而已,与其苟且偷生,还不如战死沙场!”

总之,不能把这些已经视同战友的坦克变成倭寇的战利品!

“还有谁愿意跟我同去?”周驰踏上岸滩振臂高呼。

“我!”另一名装甲兵和两名维修兵受到周驰的感召,也毅然选择了血战到死。

四人围拢在坦克旁边,正商议着如何多杀几个小鬼子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喊话声:“喂,前面的是坦克三连的兄弟吗?”

四人循声望去,只见十来个百姓打扮的青壮男子手持武器朝着这边快步靠近。

周驰心生警惕,摸着腰间的手枪问道:“你们是哪部分的?找我们干嘛?”

“别紧张,我们没有拿你们当投名状投降的意思”,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举着手示意自己并无歹意,“我们是红军抗日三支队特务连的,我是连长曾晓,奉命专程前来接应你们”。

红军?周驰很是诧异,装甲兵团没有和红军交过手,但他是知道听说过这支队伍的,可……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个地点呢?

曾晓把枪丢给身后的战士,独自走到周驰四人身边:“可算是找到你们啦,我这几天快把这下关渡口的地皮都给踩烂了”。

“你们为什么会来找我们?又是怎么知道我们会在这里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