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聊斋志异蕴哲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章 周易哲思蕴妙玄,聊斋野狗话奇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无已,即如王命。”王喜,即秤付之。成囊金,拜赐而出。主人怼曰:“我言如何,子乃急自鬻也?再少靳之,八百金在掌中矣。”

成归,掷金案上,请主人自取之,主人不受。又固让之,乃盘计饭直而受之。王治装归,至家,历述所为,出金相庆。妪命治良田三百亩,起屋作器,居然世家。妪早起,使成督耕,妇督织;稍惰,辄诃之。夫妇相安,不敢有怨词。过三年,家益富。妪辞欲去。夫妻共挽之,至泣下。妪亦遂止。旭旦候之,已杳矣。

异史氏曰:“富皆得于勤;此独得于惰,亦创闻也。不知一贫彻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弃之而终怜之也。懒中岂果有富贵乎哉!”

《聊斋志异·王成》白话文:

王成是平原县的世家子弟,生性懒惰,生活越来越贫困,最后只剩下几间破屋,与妻子睡在牛衣中,经常互相埋怨。

盛夏的一天,王成在村外的周氏园里捡到一支刻有“仪宾府造”的金钗,恰好遇到来寻钗的狐仙婆婆,她是王成祖父的妻子。婆婆得知王成的困境后,送给他四十两私房钱,让他去京城卖葛布。王成听从了婆婆的建议,却因途中遇雨耽误了时间,又错过商机亏了本,还丢了银子。

王成准备回家时,看到有人斗鹌鹑,便用剩下的钱买了鹌鹑去赌,没想到最后只剩下一只鹌鹑。店主建议他训练这只鹌鹑,结果它非常厉害,王成因此赢了不少钱。后来店主带王成去大亲王府斗鹌鹑,王成的鹌鹑竟战胜了王府的玉鹑,亲王要买,王成起初不愿卖,最后以六百两银子成交。

王成回到家后,用这笔钱买了良田,盖了房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婆婆还督促他们夫妇勤劳持家,三年后家境更加殷实。

三、《聊斋志异之王成》故事扩写:

王成,平原县一个世家大族的子弟,生性懒惰,生活日益落魄,只剩下几间破屋,和妻子睡在破旧的牛衣中,经常相互埋怨争吵。

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村外有一个周家花园,围墙都已倒塌,只剩下一个亭子。村里的人大多都在那里寄宿,王成也在其中。天亮后,睡觉的人都离开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王成才起来,犹豫着想要回家。他看到草丛中有一根金钗,捡起来一看,上面刻着“仪宾府造”的字样。王成的祖父曾是衡王府的仪宾,家中的旧物大多是这种款式,因此他拿着金钗犹豫不决。这时,一个老妇人来找金钗。王成虽然贫穷,但性格耿直,立即拿出金钗交给了她。老妇人很高兴,极力称赞他的美德,说:“这金钗值多少钱,不过是我先夫的遗物罢了。”王成问:“您的丈夫是谁?”老妇人回答说:“是已故的仪宾王柬之。”王成惊讶地说:“是我的祖父啊。您是怎么遇到他的?”老妇人也惊讶地说:“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啊?我是狐仙。一百年前,我和你祖父相好。你祖父去世后,我就隐居了。这根金钗是我不小心掉在这里的,恰好被你捡到,这难道不是天意吗?”王成也曾听说祖父有一个狐妻,相信了她的话,便邀请她到家里做客。老妇人答应了。

王成把老妇人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非常害怕。王成讲述了老妇人的情义,让妻子像对待婆婆一样侍奉她,妻子答应了。过了三天,老妇人果然来了。她拿出一些银子,买了一石粟米和一石麦子。晚上,她和王成的妻子睡在一张短床上。王成的妻子起初很害怕她,但观察她的神情非常诚恳,就不再怀疑她。第二天,老妇人对王成说:“你不要懒惰,应该做些小生意,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呢?”王成告诉她自己没有本钱。老妇人说:“你祖父在世的时候,金银财宝任凭他拿取;我因为是世外之人,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没有多拿。我积攒了一些花粉钱,有四十两银子,至今还保存着。长时间搁置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你可以拿去全部买成葛布,尽快赶到京城,还能获得一些利润。”王成听从了她的话,买了五十多匹葛布回家。老妇人让他赶紧整理行装,预计六七天就能到达京城。她叮嘱王成说:“你要勤奋不要懒惰,要快不要慢:晚一天,就会后悔莫及!”王成恭敬地答应了,带着货物上路了。

半路上遇到大雨,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王成从来没有经历过风霜之苦,疲惫不堪,于是暂时在旅店里休息。没想到大雨一直下到傍晚,屋檐上的雨水像绳子一样流个不停。过了一夜,路上更加泥泞难行。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被泥水淹没了小腿,王成心里很害怕这种艰苦。等到中午,地面才渐渐干燥起来,但阴云又合拢来,大雨又倾盆而下。王成又住了两夜才上路。快到京城时,听说葛布的价格飞涨,王成心里暗自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