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聊斋志异蕴哲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章 身死犹能诛恶吏,英魂千古世间留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找到一个名叫林儿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凶手。莱阳生按照朱生的指示,找到了林儿。林儿是一个狡猾的人,他为了逃避罪责,诬陷莱阳生是凶手。莱阳生被官府抓住,最终被判处死刑。

在莱阳生被执行死刑的那一天,公孙九娘出现了。她告诉莱阳生,她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并且将他杀死了。莱阳生感激涕零,但是他已经无法报答公孙九娘的恩情了。公孙九娘告诉莱阳生,她会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转世投胎。莱阳生死后,公孙九娘也消失了。

《公孙九娘》的故事充满了浪漫色彩。莱阳生和公孙九娘是一对相爱的人,但是他们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无法在一起。公孙九娘为了帮助莱阳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她的爱情是无私的,她的勇气是令人敬佩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伟大的,它可以让人变得勇敢和坚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爱情。

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田七郎》和《公孙九娘》都体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田七郎和武承休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基础上的。但是,他们的友谊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田七郎的母亲认为武承休有灾祸之相,让他不要再和他来往。武承休的妻子被人调戏,武承休的叔叔也被人杀害。这些事件导致了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公孙九娘和莱阳生是一对相爱的人,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的。但是,他们的爱情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公孙九娘是一个女鬼,她无法和莱阳生在一起。莱阳生被官府追捕,最终被判处死刑。这些事件导致了他们的爱情出现了裂痕。

总之,《田七郎》和《公孙九娘》是《聊斋志异》中的两个经典故事,它们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也探讨了复仇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它们告诉我们,命运是无常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坚强和勇敢,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二、聊斋志异之复仇类:田七郎、公孙九娘的原文与白话文

《田七郎》原文

武承休,辽阳人,喜交游,所与皆知名士。夜梦一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内,皆滥交耳。惟一人可共患难,何反不识?”问:“何人?”曰:“田七郎非与?”醒而异之。诘朝见所游,辄问七郎。客或识为东村业猎者,武敬谒诸家,以马箠挝门。未几一人出,年二十余,豸区目蜂腰,着腻帢,衣皂犊鼻,多白补缀,拱手于额而问所自。武展姓氏,且托途中不快,借庐憩息。问七郎,答曰:“我即是也。”遂延客入。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武与语,言词朴质,大悦之。遽贻金作生计,七郎不受;固予之,七郎受以白母。俄顷将还,固辞不受。武强之再四,母龙钟而至,厉色曰:“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武惭而退。归途展转,不解其意。适从人于室后闻母言,因以告武。先是,七郎持金白母,母曰:“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闻之: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武闻之,深叹母贤,然益倾慕七郎。翼日设筵招之,辞不至。武登其堂,坐而索饮。七郎自行酒,陈鹿脯,殊尽情礼。越日武邀酬之,乃至。款洽甚欢。赠以金,即不受。武托购虎皮,乃受之。归视所蓄,计不足偿,思再猎而后献之。入山三日,无所猎获。会妻病,守视汤药,不遑操业。浃旬妻淹忽以死,为营斋葬,所受金稍稍耗去。武亲临唁送,礼仪优渥。既葬,负弩山林,益思所以报武。武探得其故,辄劝勿亟。切望七郎姑一临存,而七郎终以负债为憾,不肯至。武因先索旧藏,以速其来。七郎检视故革,则蠹蚀殃败,毛尽脱,懊丧益甚。武知之,驰行其庭,极意慰解之。又视败革,曰:“此亦复佳。仆所欲得,原不以毛。”遂轴鞟出,兼邀同往。七郎不可,乃自归。七郎终以不足报武为念,裹粮入山,凡数夜,忽得一虎,全而馈之。武喜,治具,请三日留,七郎辞之坚,武键庭户使不得出。宾客见七郎朴陋,窃谓公子妄交。武周旋七郎,殊异诸客。为易新服却不受,承其寐而潜易之,不得已而受。既去,其子奉媪命,返新衣,索其敝裰。武笑曰:“归语老姥,故衣已拆作履衬矣。”自是,七郎以兔鹿相贻,召之即不复至。武一日诣七郎,值出猎未返。媪出,跨闾而语曰:“再勿引致吾儿,大不怀好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