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应当拉王子良一把。于是,在早朝之时呈上一道奏疏,举荐王子良担任谏议大夫。圣上当即恩准,即刻擢升任用。
与此同时,他又想起郭太仆曾经与自己有过些许嫌隙,心中怨恨难平。便暗中传召吕给谏以及侍御陈昌等人,向他们暗中授意。不出一日,弹劾郭太仆的奏章如雪片般纷纷呈上。圣上奉旨将郭太仆削去官职,追缴赃款,发配充军。如此一来,曾举人的恩恩怨怨都得以了结,心中好不舒畅。
有一次,他偶然外出到京城郊外,一个醉酒之人不巧冲撞了他的仪仗队伍。他当即大发雷霆,派人将醉汉捆绑起来,交给京兆尹处置。那醉汉竟在棍棒之下当场丧命。那些拥有大片良田美宅的富贵人家,畏惧他的权势,纷纷主动献上肥沃的田产。从此,曾举人家富可敌国。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袅袅和仙仙相继香消玉殒。曾举人陷入了日夜的思念与愁苦之中。忽然,他想起早年曾见过东邻家的女儿,那女子生得美若天仙,他当时就想将其买来做妾,只是当时力不从心。如今自己位高权重又腰缠万贯,想必能够如愿以偿。于是,他赶忙派人去买那女子。金银财宝装了满满一袋子,然而那女子却始终不肯前来。他又派遣使者向女子的父亲传话,许以重金,可那女子最终还是没有嫁过来。
曾举人为此郁郁寡欢,心中烦闷不堪。他不禁回想起当年算命先生所说的二十年太平宰相之言,如今已然过去了半辈子,不禁感慨境遇和命运的无常变幻。但他觉得自己的权势还未大幅衰减,应当还有后福,何不再去算上一卦?
他再次来到毗卢禅院,找到那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仔细推算良久,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您虽然还有再次显贵的机会,但尚未达到预期的期限。然而,您的福禄和寿命即将走到尽头,已是危在旦夕。”曾举人听后,犹如五雷轰顶,惊恐万分,涕泪横流,苦苦哀求算命先生救他。算命先生无奈地摇摇头,叹气道:“天数已定,实在是无力回天,无法挽回了。”曾举人满心绝望,怏怏不乐地回到家中。
当天夜里,曾举人在睡梦中,只见一位天神威严地出现在面前,大声呵责道:“你位极人臣,却贪赃枉法,罪恶累累,满盈至极。上天的惩罚已然降临,你却仍不知悔改!”曾举人吓得浑身颤抖,伏地叩头,哀声求饶。天神面色稍稍缓和,说道:“念你心中尚存一丝善念,姑且饶你不死。但应当罚你做饿鬼,受苦三年。”曾举人从梦中惊醒,已是汗流浃背,衣衫尽湿。
自此以后,曾举人彻底心灰意冷,时常反思自己的过错,想要改过自新。然而,他的权势地位早已不复存在,往日的宾客也如鸟兽散,家中的僮仆更是大多逃之夭夭。又恰逢荒年,家中生计日益窘迫。曾举人无奈之下,只得变卖了府第,寄居于山寺之中。
可没过多久,寺中的和尚也对他心生厌烦,将他驱逐出门。曾举人无奈,只好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夜晚则栖身于废弃的祠堂之中。
有一天,忽然有一个人,手持绳索而来,不由分说地将他捆绑带走。曾举人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见一座宫殿巍峨耸立,一位威严的大王高坐殿上,左右皆是手持长戟的威武武士。大王怒目圆睁,呵斥道:“你罪恶滔天,罪不可赦,应当遭受极刑!”曾举人吓得面如土色,趴在地上拼命哀求。大王沉思片刻,说道:“念你以前曾有过一点微小的功绩,姑且减轻一等处罚。”随即命令鬼卒将他押往地狱,让他受尽种种酷刑折磨。
在地狱中,曾举人历经了千般苦痛,饱受煎熬。三年的时光终于过去,他得到赦免,得以重返阳世。
此时的曾举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在街市上卑微地乞讨。有一天,在路上偶遇昔日的好友。朋友见他如此落魄可怜,心生怜悯,便赠予他一些钱财。曾举人满脸羞愧,不敢接受。朋友一再坚持,他才心怀感激地收下,带着这些钱回到家乡。他用这笔钱购置了田产房屋,从此以务农为生,直至终老。
经过这番大起大落,曾举人终于明白,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保持善良正直,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三)以下是从《周易》哲学的几个方面对《聊斋志异》卷四之《续黄粱》进行的深度解析:
1. 阴阳变化:《周易》强调阴阳的相互转化和平衡。在《续黄粱》中,曾孝廉起初的高中及第、意气风发是阳的一面,但随着他的贪欲膨胀、恶行累累,阳盛至极而转阴。他最终遭受惩罚,从富贵跌入贫困,便是阴阳的转化。这警示人们,人生的境遇并非一成不变,盛极必衰,要懂得在顺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