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聊斋志异蕴哲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4章 聊斋奇事韵悠长,周易新观意未央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妻呼太太,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以妻而得此称者,惟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说辞曰:‘学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称老爷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馀,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

《夏雪》白话文故事

在丁亥年七月初六这天,苏州突然下起了大雪。百姓们惊恐万分,于是一同到大王庙去祈祷。这时,大王忽然附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开口说道:“如今称呼‘老爷’的,都加了一个‘大’字,难道是觉得我这个神小,担不起一个‘大’字吗?”众人听后十分惊恐,赶忙齐声高呼“大老爷”,雪立刻就停了下来。由此可见,就连神也喜欢别人奉承,难怪那些善于谄媚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蒲松龄对此评论说,世上的风气在变化,地位低下的人越发谄媚,地位高的人越发骄横。在康熙四十多年间,人们的称呼变得越来越不符合古代的礼法,十分可笑。举人被称为“爷”是从康熙二十年开始的;进士被称为“老爷”是从康熙三十年开始的;司、院被称为“大老爷”是从康熙二十五年开始的。过去县令拜见巡抚,称呼“老大人”就行,如今这个称呼早就不用了。即使有君子,也习惯了谄媚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见。像绅士的妻子被称为“太太”,也才不过几年时间。过去只有绅士的母亲才有这个称呼,而妻子被称为“太太”的,只有《金瓶梅》中的乔太太、林太太,其他书中从未见过。唐代时,皇上想给张说加大学士头衔,张说推辞说学士从无“大”字之称,不敢接受。如今的这个“大”字,是谁加上去的呢?最初是因为小人的谄媚,让显贵者高兴,他们坦然接受,于是这种风气便在天下盛行。蒲松龄还猜测,再过几年,称“爷”的可能会加“老”字,称“老爷”的可能会再加“大”字,只是不知道在“大”字之上还会创造出什么更尊贵的称呼,真是难以想象.

《周克昌》原文:

淮上贡生周夭仪,年五旬,止一子,名克昌,爱昵之。至十三四岁,丰姿益秀;而性不喜读,辄逃塾,从群儿戏,恒终日不返。周亦听之。一日,既暮不归,始寻之,殊竟乌有。夫妻号啕,几不欲生。年余,昌忽自至,言:“为道士迷去,幸不见害。值其他出,得逃归。”周喜极,亦不追问。及教以读,慧悟倍于曩畴。逾年,文思大进,既入郡庠试,遂知名。世族争婚,昌颇不愿。赵进士女有姿,周强为娶之。既入门,夫妻调笑甚欢;而昌恒独宿,若无所私。逾年,秋战而捷。周益慰。然年浙暮,日望抱孙,故常隐讽昌。昌漠若不解。母不能忍,朝夕多絮语。昌变色,出曰:“我久欲亡去,所不遽舍者,顾复之情耳。实不能探讨房帷,以慰所望。请仍去,彼顺志者且复来矣。”追曳之,已陪,衣冠如蜕。大骇,疑昌已死,是必其鬼也。悲叹而已。次日,昌忽仆马而至,举家惶骇。近诘之,亦言:为恶人掠卖于富商之家;商无子,子焉。得昌后,忽生一子。昌思家,遂送之归。问所学,则顽钝如昔。乃如此为真昌;其入泮、乡捷者,鬼之假也。然窃喜其事未泄,即使袭孝廉之名。入房,妇甚狎熟;而昌腼然有怍色,似新婚。甫周年,生子矣。异史氏曰:“古言庸福人,必鼻口眉目之间具有少庸,而后福随之;其精光陆离者,鬼所弃也。庸之所在,桂籍可以不入闱而通,佳丽可以不亲迎而致;而况少有凭借,益之以钻窥者乎!”

《周克昌》白话文故事

淮上有一位贡生叫周天仪,五十岁了,只有一个儿子叫克昌,他对克昌十分溺爱。克昌十三四岁时,长得越发英俊,但他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去和孩子们玩耍,整天不回家,周天仪也不管他。有一天,克昌天黑了还没回来,家人去找,却不见踪影,夫妻二人号啕大哭,悲痛欲绝.

一年多后,克昌突然回来了,说被道士迷了去,幸好没被害,趁道士外出逃了回来。周天仪大喜,也没追问。此后让克昌读书,他比以前聪慧了许多,过了一年,文思大有进步,参加郡里的考试后出了名。世家大族都争着向他提亲,他不愿意,周天仪强行为他娶了赵进士的女儿。婚后夫妻调笑融洽,但克昌总是独自睡觉。第二年,克昌考中举人,周天仪很欣慰,因年事已高,盼望抱孙子,便暗示克昌,克昌却不理会,母亲唠叨后,他竟变色出走,倒地后衣冠像蝉蜕一样留在原地,人却不见了,家人怀疑他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