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荒原谍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笫8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新海湖干部管理学校全盛时期,在校就读的全兵团知勤干部有1500多人,三十多个教学班、五十多位教职员工。

文革开始后,干部学校招收的学员一届比一届少。

农垦兵团的各农垦师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青年干部的身上,借口生产任务重,政治任务重。都放弃了青年干部的培养。

今年保送来的知青干部就更少了。农七师,农八师,农九师,三个师几万名知青,仅仅保送来了86知青干部。

全校在读的三届知青干部,首次低于1000人。

新海湖干部管理学校。虽然学员少,教职员工少,基础设施差,但它的规格却一点也不小。

它的级别和有近万名学生的八一农垦大学是一个级别,都是正厅级的单位。

干部学校的校长李重民,55年的少将军衔。转业前是合江省军区的政治部主任。他的资历在八一农垦大学的所有干部中,没有人能比。

干部学校另外两位副校长的资历也不浅。

主管人事后勤的副校长邵青山是1935年入党的老党员,曾经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来干部学校之前是合江省年教育厅的副厅长。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秦国风较浅些,但他的学历高,北京大学毕业,是位专家学者型干部。

干部学校的党委书记叫于怀宝,他同时任八一农垦大学党委书记。他很少来干部学校办公。

因此,干部学校的党政工作都由李重明一个人负责。

昨天下班的时候,学生处的处长把一份六九届的新生入学名单交给校长李重民。

李重民一看就来气,三个农垦师,几万名农垦知青。只送来86个知青干部。

他干着急没办法,他管不了农垦师。只能管着新海湖干部管理学校的一亩三分地。

每年的新生入学,李重民都要在大操场的简易观礼台进行一次隆重的欢迎仪式。

今年来报到的学生这样少,他和两位副校长商量了一下,就把欢迎新生的大会,放在了北楼的会议室举行。

俄文教师米婉花也算计着29号是新学生报到的日子。

因此早上一起来,她就拉上陈艳艳,要去看新报道的学生!

陈艳艳刚起来,脸还没洗,她觉得米婉花有点反常,便笑着对米婉花说:

“米姐,往年的新生报到。你一点都不感兴趣,今天是怎么了?早上一起来就要去看新学生报到。莫不是新来的学生中有你的小情人。再说了418次列车中午12点才能到明山县城。你现在去干什么?吃了中午饭去也不迟”

米万花意识到自己在陈艳艳面前失态了。

她今天确实也失态了,她想第一时间见到27连的杨军,看看杨军能不能认出自己就是当年那个在27连做尽坏事的哑女。

如果杨军真要把她认出来,她要早想办法应对。

为了自己不被杨军识破,早上一起来,米婉花又拼了命的把自己捯饬了一顿。

把长长的披肩发狠心的给剪了,把脸狠劲的往白抹了又抹,抹完之后,又把她那两条淡而稀少的眉往黑里瞄了瞄。完了又把那副平时不常戴的低度近视眼镜扣在了脸上,刚好遮住了她那双略带欧洲血统的浅蓝色眼睛。

这么一捣沽,和半年前那个在27连搞破坏的哑女判若两人!

陈艳艳无意中的一句话,米婉花意识到自己确实失态了。

她装着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陈艳艳说:

“来干部学校读书的知青干部,都是二十几岁的小知青。我都快40岁的半老虚娘了。去哪儿找那么小的情人呢?是我们家老秦的表弟要来干部学校读书,我想去看看他来了没有”!

情急中,米婉花又给陈艳艳撒了个大谎,两个女人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干部管理学校从附近部队借来的两辆军用卡车,载着86名知青干部在震耳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开进了干部学校的西大门。

车刚一停稳,干部学校上两界的知青干部都围了上来,帮助新来的知青往车下搬行李。

车上车下都站满了人,一片热闹的景象。

吃过中午饭,米婉花没有再去叫陈艳艳。她怕万一让杨军认出自己,陈艳艳不在,自己还有机会使出浑身解数,巧言善辩地把她在27连装扮哑女的事给遮掩过去。

米婉花来到大操场,发现大卡车的四周,围满了知青,大家在说说笑笑的往车下搬运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