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不顾……母后绝对不会丢下儿臣一个人的……”
看到嘉靖皇帝如此模样,方皇后心中焦急万分,但又无计可施。
无奈之下,她只得用眼神向站在一旁的李时珍示意求助。
李时珍自然也明白此刻情况危急,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动作迅速地从身旁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药箱。只见他打开药箱后,熟练地从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银针,毫不犹豫地朝着嘉靖皇帝身上的一个穴位快速扎了下去。
刹那间,嘉靖皇帝只觉得脑袋一阵沉重,眼前的景象开始变得模糊不清,随后便缓缓闭上双眼,沉沉睡去。
见到嘉靖皇帝终于安静下来,方皇后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又紧张地转头看向李时珍,急切地问道:“李太医,万岁爷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会不会有事?”
“皇后娘娘请宽心,微臣刚刚只是给陛下施行了一针,此针旨在使其陷入昏睡状态,以缓解陛下此刻身心的疲惫与痛楚。稍后,微臣会写一副汤药方子,待熬制完成后,喂陛下服下,便可稳固住陛下的心绪。”李时珍诚惶诚恐地连连叩头,额头都已微微泛红,语气之中充满了恭敬与急切。
听到李时珍所言,方皇后高悬着的一颗心稍稍放下了一些,但仍难掩满脸的担忧之色。
只见她微微颔首,缓声道:“李太医如此费心,本宫甚是感激。那你速速前去开药,并务必亲自煎煮好送来。切记,不可有半分疏忽!”
说罢,她转过头,朝着殿外高声喊道:“来人啊!快将陛下小心搀扶至隔壁的偏殿歇息。”
随着方皇后一声令下,几名训练有素的内侍匆匆而入,他们小心翼翼地抬起嘉靖皇帝,缓缓移步向隔壁的仁寿宫偏殿。
进入偏殿之后,众人轻手轻脚地将嘉靖皇帝安置在了一张宽大华丽的床榻之上。
此刻的嘉靖皇帝双目紧闭,面色略显苍白,原本紧蹙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呼吸平稳而深沉,仿佛已经暂时忘却了失去母后所带来的巨大伤痛。
方皇后则紧跟其后步入偏殿,她静静地坐在床边,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嘉靖皇帝的面庞。
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深深的忧虑与疼惜之情。紧接着,她又轻声嘱咐身旁的宫女道:“你们快去准备些热水和干净的布巾来,以备万一陛下醒来时所需。”
宫女们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端来了一盆热气腾腾的清水以及几条洁白柔软的布巾。
方皇后接过布巾,轻轻拧干水分,然后轻柔地擦拭着嘉靖皇帝的额头、脸颊和双手,动作极其细致入微,生怕惊醒了好不容易才睡熟过去的皇帝。
不一会儿功夫,李时珍精心调制的药方就已经好了。只见那药汁呈现出深褐色,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草药香气。
李时珍面色凝重,亲自用托盘将这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药稳稳当当地端到了嘉靖皇帝的寝宫之中。
方皇后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她快步迎上前去,从李时珍手中接过药液。方皇后的动作轻柔而又谨慎,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一碗普通的汤药,而是关乎整个大明江山社稷安危的稀世珍宝一般。
她缓缓走到嘉靖皇帝的床榻前,轻轻地扶起皇帝那略显虚弱的身躯,然后用汤匙舀起一小勺温热的药液,小心翼翼地送到嘉靖皇帝的嘴边。
嘉靖皇帝微微张开双唇,顺从地喝下了那一勺药液。就这样一勺接着一勺,方皇后耐心细致地给嘉靖皇帝喂完了整碗汤药。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药力开始渐渐地在嘉靖皇帝体内发挥作用。
原本紧紧皱在一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那张苍白如纸的面容也慢慢地泛起了一丝淡淡的血色,看上去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
就在此时,紫禁城内一片忙碌景象。城外也是如此,治丧之事正有条不紊地在方皇后的精心安排下紧张有序地推进着。
吕芳身为内务府总管,此刻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他一方面要指挥着手下众人妥善安排太后的丧仪,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符合皇家礼仪规范;另一方面,他还时刻牵挂着万岁爷的龙体安康,不时地派人前去询问病情进展情况。
嘉靖皇帝的昏睡就如同一场短暂而沉重的梦境,但这梦境却并未持续太久。
当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他终于从那混沌的黑暗中缓缓苏醒过来。
他睁开双眼,眼眸之中依然闪烁着尚未干涸的泪痕,仿佛那悲伤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嘉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