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待君琢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3章 南巡(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得那名官员浑身一颤。

那名官员被吕芳这么一喝斥,瞬间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这才惊觉自己方才一时冲动之下竟犯下大错,在圣上面前如此失态。

想到此处,他不禁面红耳赤,心中懊悔不已,忙不迭地低头认错,然后匆匆退回队列之中。

而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嘉靖皇帝原本正微闭双目,似在沉思着什么。

突然间听到有官员挺身而出驳斥张璁之语,不由眉头微微一蹙,脸上流露出些许不悦之色。

然而,这位深谋远虑的皇帝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并未因这小小的插曲而动怒或显出丝毫的不耐烦之意。

相反,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张璁,缓声道:“张璁啊,你且继续讲下去吧。朕倒要听听看,你为何要说此事恐怕会对我大明社稷有所不利呢?”

“陛下,先帝未有子嗣留存于世,而您则是以兄弟之身继承大统登上皇位,不知此事是否与睿宗皇帝所埋的显陵有所关联呢?依微臣所见呐,这座显陵极有可能恰好处于那龙脉之上,正因如此方才孕育出您这位真龙天子啊!若是我们贸然决定迁移此陵,恐怕会不慎损毁那龙脉,进而对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啊!”张璁一脸正气、言辞恳切地向嘉靖皇帝进言道。

,!

这番话犹如一把利剑,直直地刺进了嘉靖皇帝的内心深处,使得原本心意已决的嘉靖皇帝瞬间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对于是否要将显陵向北迁移之事,开始举棋不定起来。

“然而,那太后的灵柩如今已然安放在这座皇陵之内,如果不进行迁陵之举,难道不是让朕背负着不孝之名吗?”嘉靖皇帝眉头紧蹙,满脸忧虑地询问道。

严嵩闻听此言,心中暗自思忖一番后,大约也是猜出了嘉靖皇帝此时此刻的真实想法。

他自然不甘心所有的功劳都被张璁一人独占,于是赶忙跨步出列,躬身施礼后开口说道。

“陛下啊,微臣认为这‘孝’字所蕴含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陵寝所处之地啊,其关键实则在于陛下您的内心呐!陛下您一向仁慈孝顺,理应谨遵太后临终时的愿望,把太后她老人家的灵柩与睿宗皇帝的灵柩进行合葬,接着每年都亲自前往天坛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这般做法,不但能够圆满地践行孝道,而且还不会惊扰到我们先祖们的安息宁静,同时更是可以确保咱们大明朝的龙脉安然无虞啊!”

嘉靖皇帝听完这番话之后,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他那深邃的眼眸微闭着,仿佛正在心里仔细权衡着张璁和严嵩二人分别提出的建议。

而此时,四周的群臣们也都一个个屏气凝神、噤若寒蝉,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唯恐一不小心就打断了皇帝此刻的思考。

过了好一会儿,嘉靖皇帝才缓缓睁开眼睛,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情实在是让人左右为难呐!吕芳,速速传达朕的旨意,先让太后的灵柩暂且安放在慈宁宫中吧,等到显陵那边的勘察结果出来以后,再作最终的决定!”

话音刚落,只见嘉靖皇帝霍然站起身来,宽大的衣袖猛地一甩,便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了,只留下那一众臣子们站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脸上皆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一个月便匆匆流逝而去。

南下勘察显陵的官员们一路风尘仆仆、快马加鞭地赶回了京城。

这些官员深知此次任务至关重要,不敢有片刻耽搁,一到京城便直奔工部衙门。

工部的官员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接过显陵的勘测结果。

这份勘测报告关系重大,众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犹豫,立刻将其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然后迅速送往紫禁城。

紫禁城内,御书房里一片静谧。

嘉靖皇帝正专心致志地处理着案牍上堆积如山的奏章。

就在此时,御前太监吕芳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他压低声音向嘉靖皇帝禀报:“陛下,工部尚书刘麟此刻正在宫外求见,声称有要紧之事需要当面禀告于您。”

嘉靖皇帝听闻此言,心头一动,放下手中紧握的朱笔,连忙回应道:“哦?莫非是显陵的勘察已有了结果?快快宣他进来!”

不多时,工部尚书刘麟便迈着急促而又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御书房。

只见他双手高举着一份厚厚的奏折,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叩头行礼道:“微臣刘麟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