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密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毫无征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忽然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

六月初二,辽国单方面撕毁盟约,由北院大王耶律仁先亲率大军三十万奇袭雁门关。

雁门关守军不战而降,大开关隘,放辽军入关,截止到赵祯收到消息,辽军已经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破太原,潞州,郑州距离东京城已经不足百里。

“官家,当初你不听百官劝诫,执意要尽起东北之兵援助清间,如今辽国大军不日就将兵临城下,沿途百姓被杀的赤地千里,江山社稷都不如为你那韩兄报仇,这样你满意了?”

东京城大庆殿,王钦若手握战报,指着赵祯声色俱厉说的口沫横飞。

赵祯高坐龙椅,满脸愧色却没有一丝悔意,梗着脖子抗声道:“误死百姓事后朕自然会下诏罪己,但韩兄以诚待我,我定然以义报之,即使再来一次我的决定也不会改变,还轮不到你来指责我。”

“昏君!你这样因私废公,不顾百姓安危,不顾江山社稷简直枉为人子,大宋基业迟早毁在你的手上。”

君王之中最受人唾弃的就是亡国之君,王钦若这句话顿时激怒了赵祯。

赵祯冷笑:“韩兄说的真没错,你们这些士大夫只要对你们有利怎么说都是你们的理,我赵祯再不济忠孝节义好歹还占了个义字,你这不忠不节的老不修。”

赵祯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温良敦厚,对待这些大臣也是彬彬有礼,言辞何时如此刻薄激烈过。

古代文人不管私下如何,在外面讲究的就是一个名声和气节,赵祯这样说他王钦若哪里能忍。

直接就将手里的笏板往地上重重一丢,怒声道:“老臣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今日乞请告老还乡,望官家恩准!”

王钦若嘴上说的乞求恩准,可动作上哪里有一点乞求的样子,倒像是在老子威胁儿子,听不听话,不听话老子就撂挑子。

“臣身患疾,早已无力参务政事,也请官家恩准告老。”

“臣岳母前日病逝,请官家恩准回家守孝三年。”

“臣家中闹鬼,法师说需要隐居参悟佛法,请官家准假。”

“臣…………”

王钦若作为天下文官之首,其他官员自然以他马首是瞻,见老大都要告老了,立时纷纷站出来给赵祯施加压力。

听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理由,赵祯不怒反笑:“好好好,你们这是要逼宫是吧?朕就成全你们!”

这些官员几乎涵盖了所有部门的一二把手,真要通通开销了说不得大宋政务真要瘫痪。

眼见赵祯就要拍板同意,一直站在一旁两不相帮的包拯连忙出来和起了稀泥:“官家,众位同僚,如今不管谁对谁错也不是追究的时候,辽军就要兵临城下,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应对,否则城破命都不保还谈何告老还乡。”

身居高位颐使气指的日子过惯了,众人哪愿意真的告老还乡,只不过是给赵祯施加压力想让他听话屈服罢了。

见包拯一说,王钦若连忙就坡下驴:“包大人说的不错,官家不顾社稷不惜百姓,我们深受圣人教导,岂能如他一般,还是先商议商议解决了辽人,再辞官不迟。”

你们找台阶下也就罢了,却偏要把老子再拉出来指责一番,什么叫不顾社稷不惜百姓,什么叫岂能如他一般,真把老子当昏君了,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祯脸都气绿了,不屑道:“辽军三十万,城中禁军也三十万,何况还有坚城依仗,待到江南勤王之师一到,辽军自会退走,有什么好商议的,你们要走就赶紧走,你们不干有的是人干。”

可这次赵祯终于体会了韩光耀说士大夫不要脸到底有多不要脸,任凭他怎么嘲讽,一众文官唾面自干,再也不接要辞官的茬。

…………

一场朝会就这样在吵吵闹闹中结束。

月近中天,宰相王钦若府上的会客厅却灯火辉煌。

数十个或紫袍或金甲的高官武将围坐一堂议论纷纷。

一个官员抱拳道:“王相,官家受那韩蛮子蛊惑荼毒已久,如今越来越不把我们这些大臣放在眼里,长此以往,我们以后就算不辞官日子恐怕也不好过呀。”

王钦若苦着脸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以前官家温良敦厚,政事相左只要我们联名上奏无往不利,可现在却根本就不在乎,悔不该当初任由官家接触韩蛮子。”

又一官员道:“好在韩蛮子失踪多日,想来定是死了,没了他煽风点火,时间久了官家应该会恢复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