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4章 溜点小麦烙个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溜点麦子,说起溜麦子,现在的年轻的朋友不懂,没经历过,但溜麦子,在我家,在我童年时代,俺娘是年年要干的,它的的确确给俺家带来很多恩惠。

溜小麦,俺娘去溜麦子好几天了。俺娘去溜麦子,天天忙的中午饭都不顾得吃。俺娘溜麦子,哪天去都能溜回来点,多了不能,溜个三斤四斤的还是很有把握的。

俺娘去溜小麦,俺大娘也去了。俺娘和俺大娘这几天溜小麦是在二队场院溜的,俺三队的小麦才刚打,俺大娘给俺娘说,咱在二队快点溜,等着咱在二队溜的差不多了,兴许咱三队小麦就打能完了,等着,咱队的打完场了,麦秸都拉完了,剩下的麦余子就没人管了,咱就上咱队的场院去溜去。

溜小麦,就是从人家生产队里,打完小麦的麦余子里找麦粒。溜小麦,那就是靠风,没风不行。队里打小麦,那个时代,都是用公社机关站的脱谷机打,脱谷机,大家都叫它打麦机。打麦机打小麦的时候,生产队都是把割的小麦,提前都用马车拉回来,拉回来垛成大垛。剁成大垛等着公社给排号,等着排到号了,机器就来了,来了就搁场院里脱,脱,老百姓就叫打。脱麦子,就叫打麦子,打麦子,是个很紧张的活,一旦生产队里机器来了,那就是昼夜不停的打。打,队里给社员都编成班,一般都是三班倒,一班接着一班,一班四个小时。人换班,机器不停。那个时代机器太少了。一个公社就那么一两个机器。一个公社有十七八个大队。社员们轮班,公社机关站来的拖拉机司机也是一班一班的轮换。轮换一班,可安排一个人或者两人。

那个时代开拖拉机的不叫司机,叫拖拉机手,拖拉机手可牛了。他们到那个大队小队里,脱小麦,或者是翻地干活,队里都是给他们挑最好的吃,那个时候,队里最好吃的,就是烙油饼,杀大鹅,炖小鸡了。那个时候的开拖拉机的可叫人羡慕了。

溜小麦,就是从队里打完小麦的场院里溜,溜,队里的小麦打完了,场院里打的小麦都收拾干净了,拉走了。麦秸都也拉走了,麦余子该给社员分的都分完了,剩下的麦余子没人要了。没人要了,农场院里麦余子还有很多呢,这剩下一堆,那剩下一片的。一堆一堆的。

没人要了的麦余子,除了偶尔有脱坯的还有人用点。其余就是扔了,

“没人要,咱要,咱去看看去。能不能,这也像咱关里家似的,剩下的麦余子里,还有点麦粒。”俺娘跟俺大娘说。俺娘盯着呢。

“有,多少它得有点的。等着,明天咱俩去看看去。”

能有点麦粒,能有点麦粒多好啊。关里的人仔细啊,俺娘,俺大娘可是找机会了。俺娘可能找机会了,在队里割完小麦时,俺娘和俺大娘去麦地捡麦穗,这打麦子了,俺娘和俺大娘又紧盯着队里哪天能打完,等着打完了,队里几天就能把场院收拾完了,那俺娘俺大娘就能溜小麦了。溜小麦,俺娘,俺大娘,那是可愿干了。那是一干就不停下来了。

溜,俺娘会溜,溜,就是用俩手,掐住一掐子麦余子,站在风口处用胳膊举着,举过头一点一点的往下撒。一掐子,一掐子的撒,一掐子,没几个麦粒,通常,好大的一掐子,举到高处撒下来,能有两三个麦粒,要是能找到好的地方,就像挪动脱麦子机器的地方,那麦余子的麦粒就能多点。倘若,偶尔能找到溜一掐子,能有四五个麦粒,那就觉得老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俺娘和俺大娘那是天天去呀,去那儿,一开始。还是小心翼地去呢,生怕人家二队的队长老田看见了不让啊,撵呀。

可哪里有这事呀,俺娘刚去第三天,就遇到二队的队长了,当时队长到场院来了,来是干别的事,那可给俺娘还吓够呛呀。等着队长到俺娘跟前了,人家还笑了,人家队长说,一看你们就是山东来的老嫂子,东北人可没那么仔细啊,没人出这个力气啊。

俺娘去几天了,一天总能溜三斤四斤的,现在俺家也攒不少了,有一大簸箕了。一簸箕,不是纯干净的,里面还有点土,麦余子和其他杂质呢。那也不错呀,俺娘每天溜完,用簸箕端回来,都倒在俺家的北炕稍上,倒那晾着。晾着,那就成了俺家的乐园了。俺家俺爹俺大哥天天干活回来,到晚上了没事了,俺爹俺大哥都来到北炕,欣赏一番,俺爹看看,用手扒拉扒拉;俺爹看完了,俺大哥看看,看看,评论赞赏一遍,哎呀,哎呀,不错了,俺娘是真行啊。俺爹看了,总是很满足,说这可比干活强多了,等着,这些麦子,用水淘了,洗干净了,推了磨,磨出面来,就能烙出几个白面馍了。

今天,天好,俺娘和俺大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