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洞修仙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论资排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百年前那段战乱的年代,本门差点断了传承,留下来的先祖不多,辈分最大的那一位是研习金刚经的祖师。

后来重启山门,祖师赐排辈分时,按佛门惯例要用偈语,这位师祖就用了金刚经上的偈语:“金刚一心,即非非心,传持偈语,福德永昌。”

之后的第一代是“金”字辈,第二代是“刚”字辈,第三代是“一”字辈,第四代是“心”字辈,以此类推。

按这样排序下来实际也无不可,当中重复的字去除掉就好了,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

原本平凡无奇的事情,在岁月的流转中却意外地掀起了波澜。一位名字中带“福”的衙内率队而至。这本是稀松平常之事,毕竟名字中带“福”的人比比皆是。然而,庙中却有几位与方丈不和的“高僧”,他们心怀不满,于是向外界举报了寺庙内部的辈分排列问题。

这位衙内恰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疑惑地想着:要与自己排辈分?“福”字辈的人似乎还未出生,难道要自诩为他的祖宗?这一发现立即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寺庙遭到了取缔、抄家的惩罚,一时间庙内人心惶惶,乱作一团。

方丈急忙以佛门规矩与世俗不相通的理由进行解释,但那些有意找茬的人根本不愿倾听。在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之中,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一片混乱、一地鸡毛。

这场风波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惊动了某位大人物。这位大人物曾在战争年代与队伍失散,躲在寺庙中得到了前辈僧人的庇护。他与衙内的势力相当,出于对当年一粥一饭的感恩之情,他给了方丈一次当众解释的机会。

于是,衙内们对寺庙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方丈则一一承认了错误,并对所有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反思。尽管其中不乏无理取闹、无中生有的指责,但方丈态度诚恳,最终得以过关。

然而,唯独辈分排列的问题涉及到了衙内的面子,实在无法回避。这个里应外合、内外勾结的锅最难甩掉。

在绝境中,方丈的求生欲激发了他的智慧。他急中生智地解释道:“我们‘金刚一心即非非心’的偈语只是为了起名方便而有所参考,并非真正的辈分排列。光‘心’字就有两个,‘非’字也有两个,‘心’字辈的人可能是师祖,也可能是徒孙。我们小庙的辈分一直比较混乱,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被误传了。信佛的人都是随遇而安,师傅可以是徒弟,徒弟也可以是师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与辈分毫无关系。”

最后,方丈请几位闹得最凶的衙内重新修改规则,但这几位衙内拿起经书一看,通篇能认识的字不到一手,于是严词拒绝了这个请求。毕竟,衙内们也是要追求进步的,怎么会愿意为寺庙背书呢?于是,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次成功的糊弄被方丈当成力保本门不失的功绩,糊弄人的说辞就糊弄成了传承。“心”字辈还好一点,毕竟隔着远,这个“非”字辈就有点尴尬了,所有高僧斋戒诵经请示佛祖后,商议结果是,第一代“非”字辈名字统一用一个字,第二代全都用两个字,好在没有第三代,如果重复七代人,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一句诗词了。

浩劫之后,曾经出卖寺庙的僧人被定义成了叛徒,能走的几乎都走了。大环境使然,被吃到瓜唠的人太多,非常大师这一支的直系先祖出过陷害方丈的叛徒,还不止一名,非常大师就被赐名了一个“礼”字。

那个年代非礼这个词还没有传入现代的意思,顶多就是孔老夫子的话:有来无往非礼也。仅仅是不合于礼的意思,倒是也算贴切。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后来越来越古怪,而且传播甚广,导致有些扭曲。

大师自己是有着坚毅的平常心,但出门参加活动也确实不方便。老话说,长的丑,没关系,平常心就好,出来吓人,就不该是你自己的平常心能决定了,你怎么知道被你吓的人也有平常心呢?

这个名字无论是在舞台上的报幕环节,还是在活动名单中,都极为扎眼,时常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在一些活动中发生过好几次笑场导致节目中断,就连算命的瞎子,在遇到这位大师时,也会刻意选择避开其座位,似乎不愿与这份独特的名字所带来的独特氛围有所交集。

非常大师痛下决心,恭请来了长辈与师祖们的牌位,隆重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法事,改掉法名,然而那些诸如“悟”、“空”等寓意深远的字眼,早已被前辈们用尽。反倒是“常”这个极为常见的字,因使用频率过高,所以没人叫非常。

大师倒也是荤素不吝,我就叫非常了,这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