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沪风疆韵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6章 真正的用之于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觉得了……”

“任何项目,任何科技,都需要落地,都要结合现实。我们是民营企业,所以我就不宏观叙事,我就说一下对我们的好处。”没等他说完,徐远风就出言打断,“科技不落地,就不会有市场,就会和市场的需求不契合,最后被市场抛弃。我们如果用敷衍的心态来对付这次工作,怎么能发现这些问题呢?难道直接将这些半成品投放到市场,收获差评如潮吗?”

这话一出,直接给对面说到沉默了。

旁听的人事也陷入了沉默——

这徐远风什么时候这么能说会道了?

还真不是徐远风藏拙——毕竟谁能藏拙藏那么久呢?

这些日子,徐远风和尹秋的交流多了不少,尤其是工作上的交流。

在上海的时候,因为两人的工作无甚交集,加上公司和单位的结构完善,工作上并无多少问题,也就没有必要交流。

可现在,尹秋面对的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融媒体中心,而徐远风更是从零开始做起了1201的本地化,两人在工作上的交流自然多了起来。

而在交流之中,尹秋的眼界也不免地影响着徐远风。

至少,徐远风现在知道了如何将一个个小问题放在大环境下进行剖析和解决。

所以,他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才能从一个个小问题中看见更大的方向——比如碰到的方言问题,在之前,他解决了方言问题后,最多总结一下经验,方便以后能用在其他方言区。

但现在,他从方言问题看到了本地化的问题。

举例来说,一些口碑良好的本地商铺、饭店,并不会出现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有些甚至不会有门头招牌。

同样的,各种平台上的软文、软广也会影响、污染数据库,对1201的决断作出误导。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更强大的本地化解决。相比于一个个地修改这些问题,做好本地化显然更省事,更简单。

也正是这份眼界,让他在面对眼下这种情况时,能说出更有说服力的话。

随着会议的结束,徐远风也长吁一口气——这一关,看来是通过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