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喂!当乞丐去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89章 年 更定刑部条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弘治二年,大明的山河间,处处透着一种新旧交替的气息。京城之内,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茶楼酒肆中,常坐满了谈天说地之人,或议论着朝堂上的新举措,或感慨着民生的点滴变化。而在那刑部衙门所在之地,更是笼罩着一种严肃且凝重的氛围,毕竟刑部关乎着律法的施行,关乎着天下的公正与秩序。

据《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二年,以刑部条例岁久,奸吏因缘为欺,多所出入,命尚书何乔新等会官更定之,务从简当,以便遵守。”简简单单的这几行字,却道出了当时刑部条例所面临的积弊,以及朝廷想要整饬律法、匡扶公正的决心,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也由此拉开了一段围绕着更定刑部条例的故事帷幕。

在京城之中,有一位名叫叶清风的刑部主事,年方三十有五,生得面容清俊,身姿挺拔,一袭黑色官袍穿在身,更显冷峻与威严。他自幼便对律法有着浓厚的兴趣,熟读各类法典,心中秉持着公正廉明的信念,一心想要在刑部有所作为,为天下百姓谋求公正。此次更定刑部条例,对他而言,既是重任,亦是实现抱负的契机。

这日清晨,阳光洒在刑部那略显阴森的大院里,叶清风如往常一般,早早来到衙门,整理着案牍文书,准备开始新一天的事务。这时,一位同僚走了过来,神色颇为凝重地对他说道:“叶主事,听闻此次要更定刑部条例,这可不是件易事啊,那旧条例繁杂不说,多年来被奸吏钻了不少空子,想要厘清修正,怕是要费一番大功夫呢。”叶清风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说道:“正是因为积弊已久,才更要好好更定,若任由那些奸吏胡来,律法的公正何在?百姓又怎能信服?”那同僚听了,点了点头,又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去忙自己的事儿了。

没过几日,刑部尚书何乔新召集了刑部各官员,商讨更定条例的具体事宜。何乔新站在大堂之上,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同仁,刑部条例关乎我大明律法的施行,关乎天下的公平正义,如今旧条例弊病丛生,此次更定,需大家齐心协力,剔除那些不合理、易生歧义之处,让条例简明扼要,便于遵循,切不可敷衍了事。”众人齐声应和,叶清风更是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全力以赴。

叶清风被分在了负责梳理刑事案件相关条例的小组之中,每日的工作便是翻查过往的案例卷宗,对比旧条例的适用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起初,他还觉得这工作虽繁琐,但也饶有趣味,像是在与历史上的诸多案件对话,探寻律法的真相。可没几日,便觉出了其中的艰难。那堆积如山的卷宗,有的字迹模糊,有的记录简略,要从中理出头绪,着实不易。

一日,同在一组的一位年轻同僚一边揉着酸涩的眼睛,一边打趣道:“叶主事,这看卷宗看得我都快分不清今夕是何夕了,这眼睛怕是要废咯,咱们这哪是梳理条例呀,分明是在这故纸堆里‘摸瞎’呢。”叶清风微微一笑,说道:“兄台莫要抱怨了,这虽是辛苦,可关乎律法大事,咱们多费些心力,日后律法清明,也是功德一件呀。”说罢,又埋头继续查看卷宗了。

随着梳理工作的推进,对于一些条例的去留与修改,小组内渐渐出现了分歧。比如在涉及盗窃案件的量刑上,旧条例规定得颇为笼统,不同程度的盗窃行为量刑界限模糊,容易造成同罪不同罚的情况。有的官员认为应当加重惩处力度,以威慑盗贼;而有的官员则觉得应细分情况,从轻发落一些初犯、情节较轻者,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叶清风在这其中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站出来说道:“诸位,律法的目的不仅在于惩处,更在于引导人心向善。盗窃一事,确有轻重之分,若一概重罚,或一概从轻,皆失之偏颇,依我之见,可依盗窃财物的价值、是否累犯等因素细分量刑,如此方能既彰显律法公正,又能让犯人有改过之机。”众人听了,有的点头赞同,有的却仍有疑虑,于是便围绕着这一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那场面好不热闹。

在争论无果之时,众人决定将不同的意见整理出来,上报给尚书大人何乔新,由他定夺。何乔新看着众人呈上的意见,沉思片刻后说道:“叶主事的想法有其道理,律法当宽严相济,不过具体的细分标准还需再斟酌,大家可参考过往各地实际执行的情况,再行商议。”

得到指示后,叶清风等人又开始搜集各地在审理盗窃案件时的实际做法,有的地方对盗窃粮食的量刑较重,因关乎民生;有的地方对盗窃贵重首饰的惩处更严,考虑其价值不菲。叶清风将这些情况一一记录下来,仔细分析,试图从中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