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喂!当乞丐去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88章 年 孝宗即位初施新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事,声称朝廷此举不公。

苏景明所在的御史台负责监督汰冗官的执行情况,每日都要处理诸多棘手的问题。有一次,一群被裁汰的官员聚集在衙门门口,叫嚷着要见上司,讨要说法。苏景明出面安抚他们,说道:“诸位,朝廷汰冗官乃是为了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能为百姓做事,并非是故意为难大家,还望各位能理解朝廷的苦心,莫要在此闹事了。”可那些官员哪里听得进去,依旧吵吵嚷嚷,甚至有人指着苏景明的鼻子骂道:“你这后生,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在这官场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说裁就裁,让我们往后如何生计?”苏景明心中无奈,却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劝解,好在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平息了这场风波。

停斋醮之举,在朝中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喜好方术的大臣认为斋醮之事关乎国运,不可轻易停止,还向孝宗进言,试图劝说他改变主意。而孝宗却深知前朝在斋醮上耗费了大量的钱财,且多被一些奸佞之人利用,并无实际益处,所以坚持推行这一政策。

苏景明对孝宗的这一决定十分赞同,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反驳那些支持斋醮的大臣,说道:“诸位大人,这斋醮之事,多年来劳民伤财,却未见对我大明的国运有何实质性的帮助,陛下如今停斋醮,乃是为了节省开支,将钱财用在刀刃上,如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等关乎民生之事上,此等明智之举,为何各位还要反对呢?”一番话说得那些大臣哑口无言,最终停斋醮的政策得以顺利施行。

慎刑狱方面,朝廷下令要重新审查一些冤假错案,确保刑罚的公正合理。苏景明参与到了这一工作之中,他翻阅了大量的卷宗,发现不少案件存在着证据不足、屈打成招等问题。

有一起多年前的盗窃案,犯人一直喊冤,称自己是被冤枉的,可之前的官员并未仔细审查,便草草定了罪。苏景明决定重新彻查此案,他亲自去案发地走访,询问当地的百姓,寻找新的证据。经过一番艰辛的调查,终于发现原来真正的盗窃犯另有其人,是当地的一个无赖,之前因为与那被冤枉的犯人有矛盾,便故意栽赃陷害。苏景明为那犯人洗清了冤屈,犯人感激涕零,跪地高呼:“苏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若不是您,我这一辈子都要背负这盗窃的罪名了。”苏景明扶起他,说道:“这是本官该做的,朝廷如今慎刑狱,就是要让律法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

广开言路之下,朝堂之上的氛围愈发活跃起来。大臣们纷纷上书,提出自己对新政以及国家治理的各种建议。苏景明也时常上书,将自己在巡查各地、处理案件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之法呈递给朝廷。

然而,随着言路的开放,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有些人为了博眼球,故意上书一些夸大其词、毫无根据的言论;还有些人则借上书之名,攻击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大臣,朝堂上一时间争论不断,甚至有些争吵变得毫无意义,偏离了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初衷。

苏景明看着这一情况,心中忧虑,便又上书朝廷,建议对上书之人进行适当的筛选和引导,让大家的言论都能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推行新政、治理国家展开,而不是陷入无谓的纷争之中。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朝堂上的言论环境这才逐渐有所好转。

在这新政推行的过程中,苏景明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他看着朝堂的风气在一点点变好,百姓们也渐渐受益于新政带来的变化,心中对孝宗皇帝更是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孝宗皇帝的英明领导以及众多像苏景明这样正直大臣的共同努力下,新政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人才不断涌现,朝堂之上皆是贤能之士;佞幸之臣被清除干净,官场变得清正廉洁;冗官裁汰后,机构精简,办事效率大幅提高;斋醮停止,节省下的钱财用于民生建设,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改善;刑狱变得公正,冤假错案减少,社会更加安定;言路畅通且有序,大臣们能为国家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整个大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巨龙,正蓄势待飞。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态势,且与大明孝宗即位初施新政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朝鲜李朝,当时正处于发展阶段,同样面临着整顿吏治、选拔人才等问题。朝鲜的君主也意识到需要革新朝政,以稳固统治、发展国家。他们设立了专门的考核制度,选拔有学识、品德高尚的人进入官场,这与大明孝宗皇帝下诏举异才有着相似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有才能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