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喂!当乞丐去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86章 年 荆襄流民问题再关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成化二十二年,大明的山河间虽有几分表面的繁华,可暗地里却藏着诸多隐患,犹如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在那广袤的荆襄之地,流民问题宛如一块久治不愈的伤疤,时不时刺痛着朝廷的神经,也让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荆、襄流民聚而百万,有司逐之,渴饥疫疠而死者过半。明廷屡禁,然流民迫于生计,去而复返,终成痼疾,扰地方治安,碍民生发展。”这般文字,寥寥数语,却道出了荆襄流民问题的严峻与棘手,朝廷多次想要解决,却总是陷入僵局,而这一年,荆襄流民问题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也由此拉开了一段围绕着流民安置与治理的故事帷幕。

在襄阳城中,有一位名叫李逸尘的年轻知县,年方三十有二,生得面容清瘦,却透着一股坚毅之色,一袭青袍穿在身,尽显文人的儒雅与担当。他本是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怀揣着“为生民立命”的抱负踏入仕途,初到襄阳任职,便深知这荆襄流民问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可他心中从未有过退缩之意,反倒是想着要凭借自己的所学与一腔热忱,为解决这流民之患尽一份心力。

这日清晨,李逸尘刚到县衙,便见衙役们神色匆匆地来报,说是城外又聚集了不少流民,与当地的居民起了些冲突,场面有些混乱,若再不处理,怕是要闹出大乱子了。李逸尘听闻,眉头紧皱,心急如焚,当下便带着几个衙役,往城外赶去。

出了城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揪心不已。只见那官道两旁,密密麻麻地坐满了衣衫褴褛的流民,男女老少皆有,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他们有的在争抢着路边的野菜,有的则与当地居民争吵着,只为了能有个安身之所。李逸尘赶忙上前,高声喊道:“诸位莫要争抢,莫要争吵,本官在此,定会为大家主持公道,妥善安置。”

可那些流民们见了他,起初并未理会,依旧自顾自地闹着。李逸尘无奈,只得走近他们,和声细语地询问情况。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扑通一声跪下,老泪纵横地说道:“青天大老爷啊,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呀,家乡遭了灾,没了活路,才背井离乡来到此处,可如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还被人驱赶,这可让我们怎么活啊。”李逸尘赶忙扶起老者,眼中满是怜悯,说道:“老人家,您先起来,本官明白你们的难处,定会想法子帮你们的。”

回到县衙后,李逸尘召集县内的主簿、县丞等一众属官商议对策。主簿愁眉苦脸地说道:“大人,这流民问题由来已久,之前朝廷也多次下令安置,可总是难以彻底解决,咱们这小小县衙,又能有多大的能耐呀,况且这安置流民,得有粮食、住所,哪一样都不好办呐。”县丞也附和道:“是啊,大人,而且这流民太多,良莠不齐,万一安置不好,还会影响本地的治安呢。”

李逸尘沉思片刻,说道:“诸位,本官深知此事艰难,可咱们身为父母官,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流民饿死冻死吧。朝廷既已再度关注这荆襄流民问题,想必后续会有相应的举措,咱们当下先得摸清流民的底数,看看有多少人,都是从哪儿来的,再做打算。”众人听了,虽觉得困难重重,但也只能依令行事。

于是,县衙的衙役们开始分头行动,去流民聚集处登记信息。可这一过程并不顺利,流民们起初对衙役们心存戒备,不愿配合,有的甚至以为是要驱赶他们,吓得四处逃窜。衙役们费了好大的劲儿,好言相劝,才渐渐让流民们放下心来,开始配合登记。

几日下来,总算大致摸清了流民的情况。李逸尘看着那厚厚的一沓登记册,心中思索着安置之策。这时,师爷凑过来,小声说道:“大人,听闻附近有一处闲置的山谷,土地还算肥沃,只是荒草丛生,若能组织流民去开垦,种些粮食,或许能解决一部分吃饭的问题呀。”李逸尘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好,只是那山谷怕是还需清理一番,而且种子、农具从哪儿来呢?”

师爷接着说:“大人,咱们可以号召城中的富户捐款捐物呀,就说这是为了安置流民,维护地方安宁,他们多少也会出些力的,再者,朝廷不是也会有一些赈济物资吗,到时候一并用上。”李逸尘觉得有理,便决定去试一试。

可这劝说富户捐款捐物之事,远比想象中困难。李逸尘带着师爷,挨家挨户地去拜访城中的富户。那些富户们一听是为了流民的事,大多都是推诿,不是说生意难做,就是称家中也不宽裕。有一位姓张的富商,满脸堆笑地对李逸尘说:“李大人,不是我不想帮忙啊,只是这年月,生意不好做,我这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