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过程,把自己给绑住了。就是说,每一个禅宗都有它的法门,不管是打你骂你也好,它只是一个方便门,那个不是重点。它的重点要你回光返照。它打你也好,骂你也好,它重点不是要打你,重点也不是要骂你,重点也不是要你去淘米,看你能不能够借事修心、能够回光返照你的心。是谁在淘米?是谁在打坐?打坐者谁?淘米者谁?你要把你那个本来面目找出来。那你今天是心外求法,你去注意那个淘米的行为,你去注意那个打坐的行为,你去注意那个棒子是怎么打你的,所以你就落入了法门的执着了。这个是你的一个盲点。雪峰禅师听到这一句话以后恍然大悟,跪下来跟岩头禅师顶礼,从今以后变成大善知识。
就是,同样一件事情,你是怎么切入的?所以智者大师说,四谛法门通四教。谁说苦集灭道是通阿罗汉?如果你能够法法消归心性,你能够圆教的无作四谛,你就直趣佛道!法门只是你本身的需求。你有这个烦恼,你就可以修四谛法门;你没有这个烦恼,你就不需要修。所以,我们会从以前因缘法门的修证而会归到——其实生命是一种自性功德的开显,这个就是妙法。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不从心性的观照来带动所有的修学,你即便是做了无量劫的修学,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离佛陀的智慧跟功德那就差太远了。关键就在这里。
前面讲到三乘的修行者是不能了知的,那么这个“妙法”谁能够了知呢?我们看佛陀的总结。
又告舍利弗 无漏不思议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这个无上甚深微妙法,只有一个人究竟了知,就是佛陀跟十方诸佛。所以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甚深微妙法”指的是实智,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的那一念,“万法唯是一心”的那种智慧,“唯我知是相”。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我们一心能够开出万法。佛陀为什么能够广设方便?佛陀为什么能够对声闻人讲四谛、对缘觉人讲十二因缘、对菩萨讲六度?因为佛陀证得了这一心的观念,所以他能够一方面从自受用,能够所谓的即权而实,万法唯是一心,又能够即实而权,而一心开出万法。不是我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诸佛都是如此。所以成佛的正因就出现了,就是他证得了一心真如,所以他能够开合自在。这个是说明了成败不在法门的操作,而是你内心是不是能够真实觉悟那种一心真如的妙法。
己二、动执生疑分二
那么佛陀讲到这,是把佛陀的智慧讲完了。那佛陀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把佛陀这个一心真如的智慧开出来呢?当然是己二的“动执生疑”,摇动三乘人对法门的执着,而使令他们生起疑惑,来进而向佛陀请求开示。
庚一、明诸佛显实
舍利弗当知 诸佛语无异
于佛所说法 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这地方讲出两件事情:第一个,舍利弗你应该知道,“诸佛语无异”。今天不但是我如此,十方诸佛教化众生的原则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佛陀一出来,一定是两段式的教学,一定是先施设方便,最后再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十方诸佛都是这样子做的。因此,事到如今,你们要做的就是“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这是第一个,劝信。
第二个,显实。为什么要相信呢?因为“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这句话在《法华经》相当有名。就是佛陀开演因缘所生法以后,他总要会归到一心真如了。佛陀不能一直讲因缘所生法,这个是没办法收尾的。讲完因缘所生法一段时间以后,众生修学各有成果,佛陀一定要把这些因缘的法会归到一念心性,这才圆满。
这个地方,劝信的意思就是说,当然一般有人说修行依法不依人,这个观念也不见得对。有些法门是一种思议境,比方说因缘果报,你造善得安乐果报,造罪得痛苦果报,这个可以理解,你可以判断这个法对不对。诸行无常无我,你从日常生活也知道,生命是变化的,是不可掌控的。但是如果说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这种不思议境,你怎么依法呢?你只能依人。
所以佛陀告诉舍利弗说,你现在要放弃你过去的思惟了,不能用法的思惟。用法的思惟,我后面的话你就听不进去了。佛陀意思就是说,你先放下你过去的成见,你先对我有信心,我才有办法改变你,我才有办法拔除你无始的法执。就是说,“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你必须对佛陀有信心。这第